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月计划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月计划,第1张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月计划 如何预防儿童冬季传染病?

要做好儿童传染病预防,首先要了解高发疾病有哪些?冬季是我国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之一,以病毒性感染多见。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每年冬春季都会在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行。

儿童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一般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流感流行的前哨,因此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低龄儿童中更为常见,在儿童重症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居首位。

肺炎支原体和百日咳等病原也可在儿童中引发较为严重的感染。

我国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还有麻疹、风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及腺病毒感染等,今年冬季猩红热、百日咳和流行性腮腺炎也较去年明显上升。

此外,秋冬季也是儿童腹泻的高发季节,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腹泻较为常见。

近期我国南北方均已进入冬季传染病高峰季节,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目前门诊就诊病例中以流感为主,还有部分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

关于如何预防冬季流感,有以下几点建议: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首先要从防护开始,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提高个人健康素养。

当家长带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要提高家庭防护意识,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播。

幼儿园、学校出现感染病例应及早采取隔离措施,切断传染源。

要注重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人员推荐服用奥司他韦或疗效明确的中药制剂预防感染。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除了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猩红热等病种的报告病例数,也居高不下。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说说这些疾病。

它们来势汹汹,咱们也要一级战备,保护孩子!流行性感冒今年夏天以来,“流感”就开始高频出现。

8月,香港爆发流感,致300余人死亡。

9月,北京疾控中心预警,流感强度增大,高峰有前移态势。

昨天(12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官方发布:我国已进入流感高峰季节!病例比例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

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有3大特点:传染性非常强可以通过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染,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染。

而且,流感具有2天左右的潜伏期,期间虽然不会表现出症状,却已经携带流感病毒,具备传染性。

感觉更难受,症状更严重流感比普通感冒难受得多,症状也严重得多。

被传染上流感,通常会突然高烧(温度可能达到39~40℃)、乏力疲惫、头痛、浑身疼,症状可以持续好几天。

孩子容易并发肺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如果得了流感,合并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很多,应格外注意预防。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流感呢?育学园诊所的孔令凯医生表示:体温一下子飙升到39、40℃、干烧、不怎么流鼻涕,退烧后精神还不错,那基本上就是流感了。

另外,孔医生提醒家长,不要以为已经得过流感就不会再得了,等孩子病好后,孩子和家里的老人都要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防护措施。

医生提醒流感高发期,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如发现身边有类似“感冒”症状者,尽可能在其打喷嚏、咳嗽时远离或遮掩住自己口鼻,然后及时洗手。

室内每天开窗通风。

家长外出归来,洗手洗脸、漱口、换衣服。

咳嗽打喷嚏时避开孩子,擤鼻涕的纸巾及时丢弃。

6个月以上的孩子和成年人(包括哺乳期的妈妈)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更多流感相关知识看这里:《“流感”提前爆发!这个办法能预防!》轮状病毒/诺如病毒除了流感,感染性腹泻的病例也一直居高。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都是常见的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

轮状病毒因为多发于秋冬季节,所以也被称为“秋季腹泻”。

典型症状是:最初1-2天常伴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可能会带少量粘液;常伴随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病程通常一周左右,家长护理时应注意预防脱水,以及肠道受损继发乳糖不耐受导致的更长时间的腹泻。

诺如病毒虽然全年都可能发生,但也多发于冬季,尤其是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常发生在幼儿园、餐馆等集体就餐的场所,也常表现为“先吐后泻”。

腹泻、腹痛、恶心及呕吐的症状比较明显,还可能出现肌肉痛、头痛、畏寒等全身症状。

与轮状病毒感染相似的是,诺如病毒感染也是自限性的,过几天就会好转。

国内的口服补液盐III 出现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这样的感染性腹泻,一定要注意补充液体,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给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孩子超过4小时没有排尿(可能有脱水),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让你觉得担心,一定要上医院看看。

小编提醒病毒感染性疾病没有特效药,可以理解为通过拉肚子把病毒都拉出去,等待病程过去就好了。

所以通常情况下也不建议给孩子吃止泻药。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主要经由粪-口传播,一定要注意勤洗手。

手足口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份,小编夏天推送过相关文章(回顾看这里)。

但根据北京疾控中心连续几周的提醒,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一直位居前5名,所以也有必要再讲一讲。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

它和疱疹性咽峡炎是“近亲”——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毒非常相似,甚至有些是相同。

区别在于,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在手、足和口部这些部位出现疱疹;疱疹性咽峡炎顾名思义主要表现于口腔出现疱疹。

手足口病的典型疱疹症状 育学园诊所的马红秋医生提醒家长:手足口病除疱疹外,还会出现一般病毒感染的表现,如发热、没有力气、浑身痛、咽痛等等,家长对症护理即可。

饮食上,小宝宝不会说,可能会因为咽痛而抗拒喝奶喝水,不愿吃东西,可以吃流质和半流质的,偏凉一些的食物。

护理上,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及时给予退热药。

通常来说,口腔的疱疹1周左右就会恢复。

手足的疱疹,可能会持续10天左右,甚至会在疱疹处出现皮肤脱皮。

如果发现宝宝有异常表现,如高热不退、精神状态不好,要及时就诊。

医生提醒手足口病通常有3-5天的潜伏期,携带病毒并不一定有症状,所以要注意卫生勤洗手。

另外,疫苗接种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已经上市了针对EV71这种病毒的手足口疫苗(重症病例多是由EV71这种病毒引起),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接种。

猩红热猩红热也是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但尤以冬春季发病为多。

这是典型的猩红热孔令凯医生说,猩红热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典型特征为:感染后通常先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咽峡炎;之后1-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丘疹,疹子间没有正常的皮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的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按照疗程服用抗生素,不要自己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

相关推荐:宝宝起湿疹?那可能是冬天的痱子!请点击下方 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5260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