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安全过冬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安全过冬总结,第1张

特殊教育学校安全过冬总结 为什么现在学校的安全教育那么极端?

这不是极端,这是一种责任,防范于未然。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学校老师能如此重视,家长放心,我们幸福。

近日,有一位中学校长在教师会议上千叮咛万嘱咐:“宁愿学生成绩平平,也要确保学生安全无事故”。

这位校长的话在网上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教师们纷纷回应校长:金玉良言,必须支持!孩子安全大于天!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要警醒,校园安全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各级管理者都要把学校和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更重要的是,要把日常工作做实做细,真正有效地防患于未来。

如课间学生上下楼梯、校园活动护导值班制度、校园及学校周边安全巡查制度、学校安全视频监控防护制度、学校门卫制度、外出学生请假销假制度、宿舍夜间寻查制度(寄宿制学校)等,都要严格落实,不留死角。

人性之恶无法消除,防范建设却不能因此而消极以待,必须在平时补上存在的各种漏洞,织牢织密校园安全之网!否则,一个小小的漏洞可能就会造成令人痛心的悲剧。

学校的安全教育走向极端,体现了领导保护自己,保护教师的理念这位中学校长的告诫,这绝对是一位对现状深感无奈的校长,绝对是一位十分爱护他的老师们的校长,也绝对是一位能屈能伸的校长。

学校学生成绩不好领导领导最多挨批评,不会被撤职;但出了学生安全,轻则自己或学校破财,重则撤职法办。

遗憾的是,在安全责任的“高压”下,一些校园却没有变得更加安全;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学校担心承担安全责任,本应该开展的教学活动经常取消,对学生实行“圈养教育”。

学校似乎坚持了安全的底线,却没有坚持教育的底线。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就在于没有依法认定校园安全事故责任。

比如,有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适当批评,并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可学生事后却自杀了。

对此,应该在全面调查学生自杀事件基础上认定责任,查找学生自杀的根源——如果涉事老师的批评,就是正常的教学行为,则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不管家长怎么到学校吵闹,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应严格依法办事。

但现实之中,只要发生学生意外事故,一些部门为息事宁人,往往不管当事教师有无责任,都对其进行处罚,包括解聘、开除等,这就令正常的学校教学受到了影响。

还比如,有些中小学有很好的 *** 场,可学校禁止学生课间到 *** 场上去玩;有的中学开运动会,800米、1000米项目被取消,学校担心有学生猝死,承担责任;传统的春游、秋游,在很多地方都不再组织。

因为在这些地方,只要出了安全事故,学校领导往往就地免职。

如此,领导不愿意搞这些活动,也在情理之中。

因怕承担责任,学校该进行的教育,不再进行;该展开的活动,不再举行,这就扭曲了学校的正常办学,受伤害的还是学生。

这种办学局面必须改变。

在这样的因噎废食中,学生们的成长也许会少受“皮肉之苦”,但身处人生中最爱嬉笑打闹、奔跑玩乐时期的孩子们的天性则会被扼杀,身心成长必将受到影响,如此被教育的一代人,何以成为能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应该有一个规则,在不可避免的事故面前,迅速分清责任,该谁的由谁承担,而不能一出事就是学校的错,就上学校里大吵大闹。

普及学生意外保险制度,把赔偿的问题交给保险公司,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只要学校没有失职就予以免责,才能让学校在教育学生时不再畏首畏尾。

好在这一措施正在实施中。

一点感慨依法认定学生安全事故中的学校、教师的责任,这其实是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教的要义就是,要明确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社会机构在办学活动中的权责,不能责任主体不明、责任界定不清。

学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则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从学校方面讲,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何种情况可能发生意外,遇到意外如何正确处置。

学校各项设备要跟进,校舍要安全牢固,要配备完好的消防器材、合格的校车,必要的场所应安装摄像监控,管好校门,不要让陌生人任意出入等,尽最大可能减少潜在的风险隐患等。

从社会方面讲,政府应当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用心去解决学生安全问题,为学校学生安全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措施保障、应急保障、资金保障等,解除教师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总之,对学校的管理,决不能离开依法治教这一准则。

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地度过校园时光、安全地走出校园,这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542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