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国际视野教育总结

学校国际视野教育总结,第1张

学校国际视野教育总结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总结国际学校如何国际化,你认为的国际教育是什么?

对于该问题,经济观察报记者郑淯心采访和君商学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赵栋认为: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到2016、2017年国际教育热潮爆涨、热点不断,国际教育呈现服务形式多元、留学人群低龄、海归回国常态的态势,但是国际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国际学校是国际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国际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总量不足,供不应求。

国际学校全国的总量不足1000家,有效供给不足、亟待发展。

第二,国际学校市场分散,每家市场份额占比不大,市场竞争激烈。

第三,国际学校各个层次的问题不一而足且有愈演愈烈的地步,如无证照经营、课程体系无亮点、性侵丑闻等。

国际学校该如何发展,要把握综合因素:第一,国际学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注重品质、注入灵魂。

第二,重视办学理念、关注软实力。

要回到“全人教育”的原点、更加关注软实力,首先应该是身心健康,其次是独立人格,再次才是全球视野,要高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和独立完整人格的培养。

学校教育要在国际化课程体系下,实现德行至善、中西贯通。

第三,注重核心指标,如办学资质、合规经营、资产属性等,建立成熟的成长性评估体系,注重学校运营问题。

国际学校的发展方向是秉承产业为本、产融互动、知行合一、赋能于人。

真正走出一条内外兼修的发展道路,竞争决于产融互动,管理发力在于 TBM(TBM:Tal-ents-based Management基于人才的管理),核心根本在于赋能于人。

对于这个问题,首届太和文明论坛嘉宾、完美世界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郁绍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了他的看法:国际化被严重误读,真正的国际教育不是形式和概念的国际化,而应有现代学校制度,关注学生个性。

观察国外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和个性,多元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和求学模式选择,个性则是受教育结合自身的个性、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成才模式。

以此分析我国学校的国际化,很少看到多元和个性,最终还是一元、一个模式,像国际学校使用国际教材、课程,只是简单的引进,然后要求学生参考、学习。

从教材、课程的国际化说,真正的国际化该是,学校开设众多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这其中包括本土课程,也包括借鉴其他国家的课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5440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