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学校新校建设

拆迁学校新校建设,第1张

拆迁学校新校建设 某农村学校拆迁与改变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村出生,农村成长,又在农村任教二十余年。

上学的年代,村村有小学,三四个村子就有一所中学,当时叫做“联中”,大概是几个村联合办的中学的意思。

九十年代开始在农村任教时,中学就在逐渐撤并。

进入两千年以后,小学人数逐渐减少,撤点并校开始实施,大量的小学被撤并。

随后叫停了撤点并校,但是,已经撤并的学校也不可能再恢复了。

虽然叫停了撤点并校,但是,撤点并校还再继续,原因无他,只是学校没有学生了,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我们所在的几个村镇,以前的时候,在镇里被划为南片,包括八个村庄,在我上学的年代,这八个村庄当中有八所小学,两所中学,并且学生数还都不少。

如今,这八个村庄当中没有一所中学,小学也仅有一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以为有以下几点:一、计划生育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每个村庄都有小学,并且小学的人数都在一二百人左右,稍微大些的村庄的学校能有四五百学生。

后来人数逐渐减少,原因是适龄儿童的总数在减少。

一个村庄的所有适龄儿童也没有这么多。

二、城镇化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进入城市的人数极少,就算有一些,也是进城工作,而能把家庭带进城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现在就不一样了,进城务工人员大量增加,而在城市买房,把家庭搬进城市的人也不在少数。

现在再去农村,只剩一些老年人和一些孩子,年轻力壮的都在城市工作。

就我所在的村庄,据我最近几年的观察:到每年的腊月二十五、六之后,小村的街道两旁陆陆续续的就会停满小汽车,都是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携家带口回老家过年。

过完春节,到正月初四、初五之后,街道两边的小汽车就会逐渐减少,到了初七、初八,街道两边就会空空荡荡,不再见到小汽车的影子。

要是在平时,在街道上是很难见到四五十岁以下的壮年人。

三、私立学校的影响。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没有私立学校,学生也不能进城上学。

上学只有一条路可选择,就是去村小学。

现在,可供选择的途径增多了。

就算还在村里住着,也能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或者是送到私立学校上学。

农村公办学校的短板是不管食宿,有些家长为了能腾出时间打工,就会选择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上学,两星期送回家一趟,孩子上学、家长打工,相互不影响。

总体来说,农村学校的拆迁是时代的影响。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长远来看,这是大势所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552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