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德通讯

学校师德通讯,第1张

学校师德通讯 学校师德师风活动简报师德师风管理制度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文华 南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管理制度一、师德师风管理制度1、禁止教师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要注意文明用语,不讲粗话。

2、教师在校园内禁止抽烟,上课时禁止接打电话;禁止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课堂。

工作时间不得酗酒,不得擅自组织打扑克、搓麻将等娱乐休闲活动。

3、本着得体、整洁、大方,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宗旨,教师应当在仪容仪表上为人师表。

男教师不准留长发(过耳、披肩)。

女教师不准穿吊带装、超短裙,上衣不得低胸露脐。

穿戴饰物和化妆宜删繁就简,避免浓妆艳抹。

男女教师不得留怪、奇、乱发型,上班时间不准穿背心、拖鞋,不宜穿着过于绷紧的牛仔裤、过于裸露的休闲装。

4、教师的师德师风管理列入年终考核范畴。

凡严重违反规定,在师生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学校可考核为不合格;经教育劝导仍不纠正的,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劝其调离教师工作岗位。

二、学生评师制度1、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评师活动。

2、评议形式,以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形式为主。

3、对评议结果在全校公开,要求每个教师阅读评议调查表或记录。

4、对学生评议中“满意”的教师进行表扬,学校择优授予“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对评议“不满意”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年终考核结果定为“基本合格”以下。

四、师德研究制度四、不准虚报浮夸,欺上瞒下。

学校最近要求全体教师大家访,如果不参与,师德扣分,这合理吗?

教师家访很有必要,但集中某一个时段或是全体都要家访则有“形式主义”之嫌。

一、教师家访很有必要。

学校是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其教育教学专业性很强,虽然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是从学校走出来的,但对于诸如学校教育策略、发展方向,教师备课、辅导等教育教学行为还是缺乏足够的了解。

而对于学校来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意味着每个孩子虽然课堂上是平等的听课,但身后的背景却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学校在遵守“共性”的同时,尊重“个性”,因此也需要对家庭进行了解。

这样,家访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通过家访,做到相互交流,沟通,理解,支持的目的,共同培养好祖国的花朵,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家庭都有好处。

二、统一要求的家访,毫无目的的家访则是没必要且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是不值得进行的。

家访的作用决定了家访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因为有需要”才家访。

比如,一个孩子品学兼优,阳光向上,老师平时在学校通过和孩子交流,就可以达到了解家庭的目的;或是,有些关注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经常打电话甚至经常到学校和老师沟通,彼此之间已经达到了“默契”;或是,有些家庭和学校是近邻,彼此之间都很了解……这些情况都没有必要再进行家访。

因为没有必要的家访,缺乏目的性,即使见面也会尴尬,而老师进行家访还需要抽出宝贵的时间去,因此,也是一种浪费。

总之,我认为家访是好事,但需不需要都做家访,还是要看是否有必要。

且家访不家访和所谓的“师德”毫无关系!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已经见惯不怪了。

结合自己的实际,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做件何决定往往都是基于几个方面的因素去考量的:其一:上级的活动开展指令。

这是刚性任务,不讲任何条件的照办执行。

其二:社会意见的反馈程度。

比如说家长委员会成员普遍反映学校某项活动,招致了多数家长的置疑。

那么,学校针对情况指派全体教师开展走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从而对学校工作起到一个改正促进的作用。

其三:各个学校都制订了每一个学期的家校互动联系机制。

按照《行事历》安排,教师每学期不得少于几次的家访任务。

学校也许为了突击完成任务,指定时间,让全体教师家访,集中短时间汇总问题,集中解决。

此外,比如某一个教师的个人行为,引发家长群体情绪过激,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了,这时发动全体人员出面解释问题,稳定家长情绪……等等。

再回想过去,教师经常下村,经常走访家长,家长待老师如亲人一般,有谁觉得不合理了?现在的学校和家长的沟通,确实比以前少多了。

就是因为缺乏沟通,才使得一些家长和学校,教师抱有很深的成见,这样下去学校还能有个安静的教学秧序吗?教育的性质本来是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大众的。

如果我们都躲在校内图清静,充耳不闻民声,我们不就和道观寺庙相同了吗?我们何谈为人民服务呢?一般情况下,学校领导层总是着眼于全局,如情非得已也绝不会如此兴师动众的。

在集体和个人意愿上有矛盾和冲突,这都是正常的。

不要动不动站在一已的角度置疑学校总体布署的合理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15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