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四风问题对照自查表

学校四风问题对照自查表,第1张

学校四风问题对照自查表 学校落实八项规定自查报告教师师德师风自查表教育界四风方面的问题

教育部机关“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在形式主义方面 1.会议多、文件多。

存在文山会海问题、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和文件重复,内容空洞、照抄照搬、照转照发现象普遍。

要精简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和会议决策效率。

进一步加强各类文件、简报统筹和精简合并。

文风应更为务实,增强可 *** 作性。

2.检查多、评估多。

达标验收、检查评估过多,干扰学校正常工作。

有的项目前期、中期、完成都要评审,学校忙于填表汇报、跑专家。

评估方式单一,建议不仅要注重对标志性结果的评价,还应该以学术为基础,建立量化指标体系,对高校进行定期监测评估。

要进一步减少专项评审和检查评估。

对“985”高校实行免检制度或自查制度,充分相信和授权重点高校。

3.项目多、评审多。

人才计划项目、竞争性科研项目、评奖评优项目、示范性学校项目、工程项目繁多,学校和教师跟着项目跑,导致学校风气浮躁。

有的高校反映,去年仅差旅费就1.41亿元,大部分是跑北京。

建议精简整合项目,对大学实行预算制管理,将“211”、“985”经费转变为经常性经费,改变项目指挥大学的现象。

4.狠抓工作落实不够。

花了很多精力,开了很多会、发了不少文,但是抓落实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检查指导,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如高教三十条规定的鼓励高校利用自己土地资源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几乎没有进展。

二、在官僚主义方面 5.缺乏与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

深入一线、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不够,听座谈汇报多、看媒体反映多,多为接受二手信息,缺乏与基层干部、师生员工、学生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直接倾听基层诉求不够。

部领导和机关干部要定点联系省市、高校、直属单位等基层单位,定期与师生、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增进与基层群众的直接感情、直接体验。

有机关干部反映,司局级干部和处级以下干部不应划分两个餐厅就餐。

6.深入调查研究不够。

存在深入基层调研少,调研不深入、不细致、不全面、不科学的问题。

要减少一般性活动安排,更多深入一线蹲点调研、专题调研、现场推进,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重大决策出台前的调研,科学论证政策可行性。

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开展调研。

调研中要适当增加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记者参加。

改进国外调研方式,将组团短期国外调研、驻外教育处组调研、国内研究机构的课题式调研结合起来。

7.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不到位。

存在管得过多、过细、过死,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

要加快取消和下放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

加快落实部领导在中管高校书记校长培训班报告中提出的十个方面的放权内容,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让地方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在中高职衔接上给地方更大的自主权。

大力推进管办评分离,尽快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扶持相关社会团体,建立购买教育服务的机制。

8.司局职责关系不清,工作协调难。

存在司局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叠问题,跨司局的政策很难协调,司局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各自为政、相互掣肘。

例如硕博连读好协调,本硕连读由于涉及两个司难协调;试点学院改革政策没有落地,具体事宜司局分工不清晰;在医学教育八年制后三年的补贴问题上,几个司局意见也不一致;高校教师人事工作不知道哪个司局归口负责。

要进一步明确司局职责,理顺司局关系,加强司局间业务衔接部分的统筹协调,强化综合研究、管理和服务职能。

教育部内部机构改革时,要注意听取高校意见。

9.直属单位作用发挥不够。

对直属单位重视不够、信任不够、作用发挥不够。

要统筹处理好司局和直属单位的职责关系,尽可能把机关某些工作交给直属单位去做,充分依托和发挥直属单位的专业咨询、支撑服务作用。

进一步关心支持直属单位事业发展。

加强教育社团建设。

希望有综合司局统筹做好司局和直属单位的沟通工作。

10.领导亲自动手撰写文稿较少。

一些同志反映,部领导和司局领导很少自己直接动手撰写讲话稿和署名文章,要提倡领导干部深入思考,自己动手、亲自撰写。

11.办事办文服务效率低。

对基层请示事项存在回复不及时,甚至长期搁置、不解释不批复的问题。

个别司局和窗口服务单位,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门户网站“政策咨询”栏目意见不及时回复。

要建立限时办理、批复制度,对高校提出的要求要给予明确答复,对不能批复的问题要及时解释、作出回应。

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报备环节。

建立首问负责制,加强督办落实。

12.布置工作不注意给基层留出合理工作时间。

布置工作时间要求过急,基层刚收到通知就要求上报情况和材料,疲于应付。

建议给予基层单位留出合理的办理时间。

部里派出的访问团组,应尽量较早地确定具体行程,以便教育处组对外联系。

13.有些现行政策标准陈旧过时。

现在仍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陈旧过时的政策标准,比如高校办学基建标准、修缮经费申报审批程序、高校编制标准、高校生师比计算口径等。

建议要抓紧修订完善。

14.需要进一步加大与其它部委沟通协调力度。

存在许多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教育部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争取有关部委支持,但力度仍显不够。

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委联系合作、沟通协调,为教育和基层单位创造更好的政策支持。

例如高校科研经费预算问题、教师人事制度问题、教育电视台的发展问题、传媒集团的税金等问题。

15.与新闻媒体及社会的沟通联系不够密切。

与新闻媒体沟通的机制不够完善,主动发声不够,回应媒体反映的问题不够及时。

要加强信息交互、定期沟通。

建立教育宣传专家库,并与新闻媒体共享,让专家主动发声宣传。

建立教育媒体记者行业组织,以团队力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要加强信息公开,构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

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好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

16.民意反映渠道不够通畅。

建议设置部长热线电话、开通听取意见建议微博、部领导和司局长亲自接待来信来访群众。

有的建议将巡视组巡视工作常态化,直接倾听党员干部意见。

老干部建议建立定期同老干部座谈听取意见的制度。

(三)在享乐主义方面 17.缺乏苦干实干精神。

有些干部工作拈轻怕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争功诿过,不愿意吃苦受累、出力动脑,不愿意深入思考谋划重大问题,工作重点不突出,缺乏方向性、计划性。

18.担当精神需要进一步增强。

存在老好人思想,怕丢选票、怕得罪人、怕伤和气。

工作中怕冒风险、怕承担责任,胆子小、忧虑多,患得患失,不敢决断、不敢拍板。

希望教育部大胆一点,敢试敢闯,勇于突破一些政策规定。

19.改革勇气不足、动力不够。

教育改革还需要深化,力度还需要加大。

希望教育部抓住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机遇,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

20.攻坚克难力度不够大。

对群众普遍反映的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工作力度还不够大,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敢于攻坚克难,采取有效措施,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

(四)在奢靡之风方面 21.铺张浪费比较严重。

工作讲排场,追求高规格,为了所谓的“好事办好,亮事办亮”,不计成本,小事大做,追求奢华。

开会不注重节俭,滥发公文包、笔、本、标牌,甚至送礼品。

机关公文印刷发送存在浪费现象,应尽量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网络等形式传递文件简报,减少纸质公文。

有干部反映机关干部办公室很拥挤,但部领导办公室过大。

22.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牢固。

受社会风气影响,部分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党性观念不强,自我约束不严。

应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干部的基层锻炼,进行精神“补钙”。

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行政化、市场化,没有把教书育人放在真正首要的地位

财会人员自查自纠材料怎么写考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分数与全省的排位找出适合自己的院校?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你解答。

高考成绩公布以后,考生如何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全省排名的位次迅速的判断自己能够填报哪几所高校呢?这里面其实涉及到高考志愿的两种填报方法,也就是高考分数——线差法,全省排名——位次法,综合使用两种方法对能够填报的高校进行筛选。

下面将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剖析如何根据分数以及全省排名进行合适的院校查找。

高考分数——线差法高考试卷的难度每年都有适当的变化,其实按照高考分数来填报志愿,是有较大的风险的,而且线差法只较适合使用高分段的考生,中间分数段考生一分相差一千人是不太适合使用线差法估计学校的范围的。

事例分析:理科考生A河南省,2018年高考成绩630分,根据分数能够选定的高校范围?经查询河南省理科2018年理科省本科一批次499分。

线差=630-499=131分。

查询2017年河南省理科一批次分数线为484分,那么630分等效到2017年的实际分数为484+131=615分。

查询2017年河南省投档分数线在615左右的高校如下:我们可以看以填报的高校有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上述只截取部分图片做事例,具体高校可以查看招生网)我们用真实的2018年630分能够投档的高校做检验发现(下图是2018年投档分数线,截取部分做事例)北京交通大学、湖南大学是能够填报的,而东南大学在2018年的投档分数线是640分。

如果按照线差法预测东南大学是可以填报的,但是最后东南大学竟然不能够填报。

所以说按照分数填报高校是有风险的,因为每年的试卷难度不一样。

因此就要要求,如果想用高考分数作为衡量志愿填报的一个工具,那么最好找到3到5年的高考成绩进行上述分析,观察3到5年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

全省排名——位次法位次法进行高考志愿填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按照全省排名进行学校的选择。

尽管每年的高考分数不一致,但是每个高校的每年全省录取排名是波动不大的。

所以利用位次法进行填报志愿相对高考分数法更具有合理性。

事例分析:理科考生A河南省,2018年高考成绩630分,根据全省排名能够选定的高校范围?我们根据河南省公布的分数段位表可以查询到2018年理科630分在河南省的全省排名位次是6000名。

得知自己的排名以后我们查到2017年能够填报6000名左右的高校。

我们根据查询2017年河南省理科6000名左右对应的分数是604分。

我们观察下面部分图片604分以下的高校有北京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等,但是东南大学是613分,不能够填报。

与我们之前线差法估计的可以填报有差别。

我们再来用真实的2018年各省市高校630分在河南省投档分数线能够填报志愿的高校做一下对比。

我们发现北京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等都可以填报。

但是东南大学640分,不能够填报,与我们用位次法做的预测结果是一样的。

因此,从上述两种方法分析,我们发现高考成绩只能作为一个大致范围的确定,可能会有部分高校不能合理的确定。

但是全省排名,也就是位次法,能够很好的根据全省排名来确定能够填报的高校。

高考志愿的填报,不仅要根据高考成绩,全省排名。

而且还要根据高校今年的招生计划人数以及其他招生规则等因素,志愿的填报不能单纯的应用某一种方法进行判断,要作用多种方法综合进行判断,这样才能够比较准确。

而且不能够参考一年的情况,至少要参考3到5年的情况。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

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分数出来了,怎么选择学校和专业呢?今年高考的分数,各个省份都陆续公布了。

有人欢喜有人失意,但都面临着一个紧要的问题: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填报志愿时,怎么选学校择专业呢?以下给出实 *** 的步骤,希望能给您帮助。

第一步,找准定位。

分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分数的排位。

分数会受到试题难度的影响,今年的600分跟去年的600分是没有可比性的。

但是排位,也就是你的成绩在全省中的排名,那是有可比性的,因为现在很多省市都采用平行志愿来录取的方式,就是按排位来依次录取,今年的1000名跟去年的1000名,可能分数不相同,但在平等志愿的录取规则下,两者获得的录取顺序的机会是一样的。

所以要关注排位,而非分数。

那怎么样才能获取自己分数的对应排位呢?有些省份在公布分数的时候就同时公布了排位,这就好办了。

但有些省份只公布分数,却没有公布排位,那就可以借助一分一段表来查询了。

上图为广东省2018年的一分一段表,从表中可以查到650分就是53名。

第二步,转换为同位分从今年的排名,再去找上一年的一分一段表,根据排位,反查出其对应的分数。

举个例子:2019年,广东理科考生590分,排位是9431名,超过本科线(假设数据,2019的分数还没有公布)。

根据9431排位,去查2018年广东理科的一分一段表可以查到,对应的是598分。

也就是说,2019年,广东理科590分,相当于2018年的598分。

第三步,根据同位分去找高校的范围查询2018年广东理科的投档线,定位到590分的高校,从中可以看到590分左右的高校,在这个分数上下的高校都是今年可以考虑报考的学校范围了。

这个上下波动的范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一般可以上调5分,下调15分,也就是说在583分到603分之间的高校进行梯度志愿填报。

第四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筛选在第三步中,如果选出的学校比较多,那并不是都需要填报的,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进行筛选,比如学校的名声,地域,专业,行业,是否考研等,根据这些条件进行筛选后,剩下的高校就不多了。

第五步,填报专业对第四步中选出的高校,再查询一下其在本省的招生计划,并且查看其招生章程。

看招生计划,主要是查看有哪些专业在本省招生,招多少人。

查看招生章程,主要是看学校性质,专业录取规则,学费,单科成绩要求和对身体检查的要求。

以中山大学为例:在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可以查找到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

知道了中山大学在广东省的专业信息后,就可以进行专业的填报了。

考虑自己的分数是不是可以录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如何设置各个专业的顺序等。

如果都能确定下来,那一所高校就确定下来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决您的问题。

我是何老师,关注志愿填报,希望能得到您的点赞和转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170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