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学校数量统计

南京市学校数量统计,第1张

南京市学校数量统计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的611数理统计是学校自己出题吗?有考研大纲吗~为何江苏各地都在疯狂建大学?

首先,这个问题的说法本身就不是很准确。

江苏本身也没有在疯狂地建大学。

准确的来说只是以前挂靠在公立院校下的民办二级学院,纷纷改设。

有的转为公立院校,比如原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现在转为苏州城市学院。

有的转为民办独立学院,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广播学院改建为南京传媒学院。

因为江苏的高等院校数量相对较多,民办二级学院又是在江苏率先发展起来的,所以江苏的民办二级学院数量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多的。

因此在民办二级学院转设的过程当中,有大量学校实现了更名改造。

不了解内情的人往往以为新造了一个学校其实不然。

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学异地新建校区。

比如南京大学到苏州新建校区。

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了原来南京大学下属民办二级学院的身份转换问题,所以和前一种情况还是有关的。

这种学校还是以江苏省内的学校为主,省外学校相对较少,但也不是没有。

主要集中在苏州。

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在太仓建立的新校区。

截止目前,从零起步完全没有任何根基,新建大学的情况好像在江苏还没有出现。

毕竟,本科层次大学的设立是需要教育部批准的,门槛还是很高的。

其次,从其他三大经济发达省份的对比来看,江苏新建高校的情况也不是特别突出。

广东是中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高调资源也相对短缺。

尤其是深圳作为四大一线城市,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所能够拿得出手的顶级大学。

虽然有著名大学在深圳设立校区,但毕竟不是主校区,总感觉还是差点意思。

其实广东近些年新设高校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广东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全国排名第一,当然这里边是包含专科的去除专科以后的本科层次院校数量也排名前列。

注意广东在历史上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现有的高校资源大量的都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新建起来的。

而最近这些年,广东,尤其是深圳创立了不少新型大学。

比如南方科技大学,北理莫斯科理工大学。

除了深圳以外,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珠海。

珠海以前有大量全国著名公立高校设立的民办二级学院,比如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等。

现在借着改制的东风,大批的升级为院校的院区了。

浙江是中国经济总量第四大省,但经济质量极高,民富水平在全国省份当中首屈一指。

不过浙江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四大经济发达省份当中,其实是排名垫底的。

因此浙江近年来新设了一批大学。

比如,邀请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担任校长的西湖大学。

将浙江医学科学院和杭州医专合并改建成为本科层次的杭州医学院。

同时,杭州还在谋求创立更多的高等院校。

山东是中国经济第三大省,也是北方经济第一大省。

文教资源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但由于省内人口较多,所以人均层面上就不占优势。

最近这些年,山东的一个特点就是新设立大学以及改建大学的步伐,一直是比较快的。

比如山东一直积极筹建中国康复大学。

同时将山东轻工业学院和山东省科学院合并打造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医学科学院和泰安医学院合并打造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综合这三个省份以及江苏的情况来看,凡经济发达省份现在都在推进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调整。

在这个过程当中原有高教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采取的是更为保守的提升改造模式。

广东和山东作为高教资源相对较多的省份采取的是较为中东的模式,也就是既注重原有体系的提升,也关注新设高校的发展。

浙江作为高教资源最为贫乏的省份,在新设高校方面出力最多,表现的最为激进。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反映了经济发展需求和教育资源不匹配时候所采取的措施必然是由这个落差程度所决定的,落差越大表现的越为激进。

最后,回到江苏本身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驻地院校数量和师生数量提升较为显著的城市,恐怕也只有苏州一家。

其他城市实际上除了民办二级院校改设和原有公立高校更名以外动作不大。

总体上看,江苏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此次改革浪潮当中表现的中规中矩。

除苏州以外没有什么亮点。

任何一个地方都想建大学,不单单江苏一省。

有大学的好处,在于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教育实力,一所高校一般来说规模都在万人以上,给当地的三产带来一定的推动,更何况城市的发展需要支柱产业,更需要人才支撑。

最简单的一点,年轻人都想留在城市里面就业发展,谁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重复祖先们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

不是说农村不需要人,而是机械化作业将完全取代人工 *** 作。

当然江苏并不是在疯狂地建大学,只是将原有存量的独立学院纷纷改设。

比如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改设成公办无锡学院,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和省教育厅共同建设。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改设成民办本科高校太湖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停办,整建制迁到苏州改成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的独立学院都要进行改设。

一般分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和某某大学某某校区,实在地方财政支撑不了变成公办高校,又没有社会企业成为主体,母体又不愿意接手变成校区,自己独立院校只能停办。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江苏突然又冒出了很多高校,都是有独立学院改设形成的。

其实任何一所独立学院在校生源规模都达到了上万人,有的甚至于2万人、3万人的规模,这样的一所高校给所在城市的服务业推动力是很大的。

特别对于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这种价值是没办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好在江苏的经济比较发达,每一个地级市都有承接的经济实力,不少独立学院都变成了公办高校,给教职员工可以说是一条好的出路。

在这一次改设浪潮中,也有不少专科学校联手独立学院借壳升本成为全国的典范。

比如说江苏农牧职业学院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合并升本,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一个是专科学校想升本,一个是独立学院想公办,两厢情愿,共谋发展。

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南京很多老牌大牌的名校,他们的独立学院纷纷迁出南京城区,到苏南的几个城市,到苏中的几个城市,或公办或民办或变成校区。

南京都市圈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了。

南京整个人口目前是800万,离1,000万还有200万的缺口。

本来这些独立学院按照常理都应该留在南京,最终能够壮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这就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地方。

一方面要吸引人口达到1,000万,一方面又将很多独立学院迁到省内其他城市。

虽然说江苏省一直注重均衡发展,但是与南京市的发展目标又相背而行。

相比较成都,就把四川省各个地级市的高校用行政命令迁到成都来。

这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固然,四川举全省之力打造成都,努力使成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极。

不知道南京和成都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会不会最终达成效果?不管怎么说,顶层设计自然有顶层的考虑,收拢与外迁都有存在的道理。

只要对城市的发展有利就可以了。

不知道你对江苏独立学院的外迁有什么样的看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22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