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纪律检查评分细则

中学校纪律检查评分细则,第1张

学校纪律检查评分细则 中小学学校宿管员教师考核细则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微雨春风 中小学学校宿管员教师考核细则为了加强宿管员教师工作的管理,提高提高学校服务质量,创造学生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宿管员教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准确、客观、公平地考核宿管员教师的工作,体现优劳估酬的原则,特制订本考核细则:一、考核方法:1、工作考核方法采用“三位一体”方法,即值周教官(包括学校突击检查)、学生投诉、家长投诉。

2、宿管员教师的工资实行以周为单位考核法即按月累计方法发放。

3、宿管员教师每周拿出30元为考核工资,根据考核结果发放,若周评分累计超出100分,考核工资为零。

4、每周以100分为基础分。

二、扣分细则1、工作时间擅自外出扣10分/次,请假逾期扣5分/次(半天之内)。

2、包干楼层未扫扣10分/次,未拖扣5分/次。

(一天至少拖2次)3、每日认真负责检查各寝室卫生,就寝纪律,并如实做好登记,缺一次扣5分(一日检查三次)。

4、每日认真检查学校寝室财产情况,并及时汇报学校未及时发现扣5分/次。

5、及时督促学生起床,未及时起床扣1分/人。

6、午休、晚寝核对好学生和人数,寝室人数未到齐须做好登记,并及汇报给值周教师,未点名扣1分/寝,如因工作在校外发生意外须承担一定责任。

中学生 *** 行评分细则是什么有学校在职称评定时,评分细则里有一项校龄分,这公平吗?

公平不公平关键看是站在谁的角度来看。

这个校龄分指的是在本学校的任教年限分,在本校任职年限越长校龄分越高,反之越低。

如果对于一直在本单位工作的教师来说是公平的,如果对于刚调入到教师或者后来调入的教师就是不公平的。

城里或者中学晋升职称很慢,有少数城里或者中学的教师,为了晋升职称就主动申请调到农村学校的小学了。

我把这种现象叫作“职称移民”。

这种保护式的规定对于职称移民来说是公平的。

可以有效遏制职称移民,防止某些聪明人或者有关系的人钻空子。

为什么会出现“职称移民”呢?城里晋升职称太慢了,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候。

主要是因为城里学校人员流动太慢,加之退休的教师少之又少,没有多余的岗位,所以很多学校就没有晋级的名额。

慢到什么程度?有很多40多岁的教师还没有晋上中级职称。

我原来的一个同事已经40多了,为了照顾孩子上学,一咬牙就考进驻城学校了。

熊掌和鱼肉不可兼得啊,你方便了照顾孩子,那么在职称时你就慢了,就得吃亏了。

虽然他的教龄长,但他的证书又比不过人家城里学校的老师,就一直在那里等,一直等到2019年的名额才晋上了中级。

如果他在乡镇不调走的话,他早早的就晋上了中级了,可他偏偏为了孩子调走了。

悲?喜?谁也说不清。

因此,很多教师现在都学精了,不晋上职称不参加驻城学校的招考,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还有从中学的调入小学的教师。

也只有一个目的:晋职称。

很多中学也是和城里学校一样的情况,晋职称特别难。

很多中学几乎没有晋级的名额了,有的学校7、8年才分一个晋级的名额,排队的有好几十。

比较聪明的老师或者是有点关系的老师就千方百计的调到小学,毕竟小学的职称还是比较好评的,也有空缺的岗位。

我们学校2018年就有一位从中学调来的教师,在我们学校当年就晋了中级职称。

如果他在中学再过几年也轮不到,到了小学很顺利的就评上了。

关键是这位教师评上了职称以后第二年的暑假立马又调到中学了。

对于这种投机取巧的人来说,没有一点限制是不行的。

就是因为我们学校没有校龄分的限制,让这些人钻了空子。

本来小学教师晋升职称的空间就不大,被这些能人不断的挤占职称的名额,不断被打压,小学的老师能没有意见吗?高中教师能调到中学,中学教师能调到小学,小学教师那也只能被挤到幼儿园当幼教老师了。

出现了这件事以后,在开教代会的时候,有部分教师就提出来要制定一个规定,限制从外地调入的教师在一年之内不准晋升职称,或者加上在本校服务的年限分。

因为这件事也比较敏感,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随着职称政策的不断向农村学校向偏远薄弱学校倾斜,有部分城里教师为了解决职称问题,自动申请调到农村学校任教。

这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今年就有一名县直学校的老师调到我们学校了。

以后这样的情况应该很多。

职称是受岗位限制的,犹如一块蛋糕,蛋糕就这么大了。

你吃到了,我就可能吃不到;我吃到了,你就可能吃不到。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职称的现状。

因此出现校龄加分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本校教师的一种自我维权或者说是维权意识的提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看来很多地方都有这一项校龄,什么事都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在职称评审上各学校也会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政策制定学校的评审方案,量化评分标准或评分细则等等,大方向与上级教育部门的保持一致,在小的评分细则上可能各学校有所不同,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我认为校龄分的权重不要太大,太大给人的感觉制定方案有点对人不对事,所谓的用方案去套人,这种方案合理性肯定不大,像我们就加了一条如果几位教师在量化时分数相等时,校龄长的优先,感觉很好。

实际上,现在有些地方在评审职称时,评审方案总是在变来变去,今年冒出一条这样,明年冒出一条那样,实际就是腐败的表现,一看就知道方案是对人不对事,用方案去套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而且你拿它没办法,这也是职称评审让很多老师无奈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252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