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翻越岷山的故事

红军长征翻越岷山的故事,第1张

红军长征翻越岷山的故事 红军过岷山的故事 简单的

1935年6月,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进,遇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岷山。

这座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

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时段,到处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

山很高很陡,鸟儿都飞不过去。

雪山之高,连国民党的飞机也飞不上去。

在夹金山顶上的红军战士就曾看到飞机在自己的脚下盘旋。

山上除了寒冷还缺氧,翻越大雪山必须要有足够的冬衣,最好还要有御寒的烧酒。

可惜这两样红军都缺。

山下人烟稀少,根本无法找到两万人所用的棉衣,烧酒也很少。

当时部队指战员们不仅衣衫褴褛,绝大部分是湘、闽、赣、粤籍,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峻的雪山,也没有经历过严寒刺骨的气候。

穿着单衣的红军翻越雪山时,越走越冷,指战员们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开披在身上,嚼着辣椒,在有力的政治动员下爬山。

面对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指战员们要靠自身运动产生的热量驱走寒冷,此时红红的辣椒也成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救命之果。

扩展资料: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他写下了这首诗:《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军过雪山已赞过已踩过已赞过已踩过已赞过已踩过已赞过已踩过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百度网友dcbd957推荐于2017-11-24·TA获得超过8379个赞知道小有建树答主回答量:1023采纳率:50%帮助的人:483万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 红军两次长征过境甘南,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小故事,至今还流传在千里岷山之中—— (一)藏族医生为周恩来治病 红军过草地时,周恩来的肝病犯了。

他浑身发高烧,咽不下食物,常常呕吐,成天昏昏沉沉,四肢乏力,难以行走。

毛泽东调来全军最好的医生担任护理,让卫生部拿出最好的针药给周恩来使用,但由于营养补充不上,周恩来的体质非常虚弱,病情愈加严重。

1935年9月11日,红一方面军离开川西北大草原,横穿岷山,向甘南的俄界前行。

但周恩来的病,由于山道颠簸和粒米未进而更趋恶化了。

翌晨,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即俄界会议,周恩来因病重而未参加。

当晚,他的病情更重了,一直昏迷不醒。

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及医护人员心绪沉重,却又毫无办法。

这时,村头突然传来了几声q响,原来是警卫团抓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藏族青年,司令部正在讯问。

毛泽东等人到司令部一看,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伙子,愣愣地凝视着大家,一语不发。

通过翻译询问,才知道他名叫赛浪,母亲在山里得了重病,是回家来拿药的。

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商定,在征得赛浪同意后,由卫生部派两位医生到对面山林中去,为赛浪的母亲治病。

大约过了两小时后,赛浪背着他母亲回村了,跟随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妹妹和一个面目黑瘦的老人。

赛浪介绍说,这位老人是他的伯父,是位医术高超的藏医,他曾获得藏医高级职称“格西”学位,在这一带很有名气。

毛泽东和中央首长及卫生部领导与医生们磋商后决定,恳请老人给周恩来用藏医治疗肝病,得到了他的允诺。

9月13日晨,毛泽东随攻打腊子口的红四团先行出发了,留下卫生部领导和几位医生及警卫人员,在俄界村和勾吉寺留住三天,让那位藏医给周恩来进行治疗。

几天后,周恩来一行30多人随后卫部队赶到了宕昌哈达铺,与毛泽东等中央首长会合。

周恩来的病虽未痊愈,但有了明显的好转,能吃饭行军,也能从事领导工作了。

(二)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架桥 1936年8月底的一天清晨,当红四方面军某部大队人马行至今迭部县尼傲峡时,发现横嵌在滚滚白龙江上的一座桥,昨夜被人拆毁了。

这座木桥是先在两岸石壁脚下垒砌两个正方体的大石笼,然后用长木头伸到对岸桥墩上,再铺上木板。

像这样悬空架设的大木桥,红军的工兵还从未搭修过。

因此,几千人马站在江岸边,一筹莫展。

忽然,红军指挥员发现西边山丛中有一个藏族村寨,便派人到村里向藏族群众求援。

经过与该村土官头人协商谈判,红军表示以5条q和100块银元为酬金,来换取该村藏族群众搭修此桥。

中午时分,尼傲村的30多个藏族群众出动了。

他们有的上山砍伐木料,有的抬石头修建桥桩,有的锯木板,干得热火朝天。

红军指战员也和他们一起抬石头、扛木料、打木桩。

到下午6时,一座崭新的横江木桥架好了。

红军指挥员如约拿出5条长q、20发子d和100块银元,答谢藏族群众。

但藏族群众看到红军如此讲信义,对100块银元拒之不收。

但红军坚持要藏族群众收下银元。

群众拿出自家的许多粮食、大烧馍、炒面、酥油和熏猪肉等,纷纷送给红军。

第二天早晨,该村藏族群众夹道欢送红军,头人还派了三个懂汉话的青年做向导,把该部红军一直送到哈达铺后,才返回尼傲村。

如今该村的藏族群众,一代一代地传颂着当年军民共建江桥的动人故事。

(三)摔碎瓷罐红军主动赔偿 1935年9月的一天,红军某连住进了今迭部县腊子口乡的朱立村。

这是个位居半山腰的藏族村寨。

傍晚,连部一位十七八岁的通讯员,借了房东藏族老阿妈的瓷罐,去山溪边提水,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把瓷罐摔碎了。

第二天早晨,红军出发前检查群众纪律时,指导员发现了打碎瓷罐的事。

于是将全连列队集合,当众询问这是谁干的?小通讯员站出来,承认是他摔碎的。

按照军纪损坏群众的东西一定要赔偿,但小通讯员除了一支驳壳q和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

指导员命令通讯员脱下红毛衣,赔偿给藏族老阿妈。

旁边一位老战士解释说:“指导员,这件红毛衣是通讯员过草地时,他牺牲的母亲留下的遗物。

据说还是他一家人在江西参加红军时,奶奶用爷爷亲手捻的羊毛线织成的。

他的父亲是一位红军营长,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牺牲了。

临别前,他把这件红毛衣递给妻子,让她转交给唯一的儿子……”听到这里,指导员眼里禁不住涌出一串串泪水。

最后,指导员给藏族老阿妈赔了一块银元。

红军也随即出发了,翻山直奔哈达铺而去。

但这个动人的军民鱼水情故事,让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群众永远不能忘怀。

红军长征翻越岷山时在那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红军过岷山的故事 简单的

1935年6月,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进,遇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岷山。

这座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时段,到处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山很高很陡,鸟儿都飞不过去。雪山之高,连国民党的飞机也飞不上去。在夹金山顶上的红军战士就曾看到飞机在自己的脚下盘旋。

山上除了寒冷还缺氧,翻越大雪山必须要有足够的冬衣,最好还要有御寒的烧酒。可惜这两样红军都缺。山下人烟稀少,根本无法找到两万人所用的棉衣,烧酒也很少。

当时部队指战员们不仅衣衫褴褛,绝大部分是湘、闽、赣、粤籍,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峻的雪山,也没有经历过严寒刺骨的气候。穿着单衣的红军翻越雪山时,越走越冷,指战员们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开披在身上,嚼着辣椒,在有力的政治动员下爬山。

面对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指战员们要靠自身运动产生的热量驱走寒冷,此时红红的辣椒也成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救命之果。

扩展资料: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他写下了这首诗: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军过雪山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明米琪G42020-09-12知道答主回答量:1采纳率:0%帮助的人:187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1935年6月,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进,遇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岷山。这座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时段,到处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山很高很陡,鸟儿都飞不过去。雪山之高,连国民党的飞机也飞不上去。在夹金山顶上的红军战士就曾看到飞机在自己的脚下盘旋。山上除了寒冷还缺氧,翻越大雪山必须要有足够的冬衣,最好还要有御寒的烧酒。可惜这两样红军都缺。山下人烟稀少,根本无法找到两万人所用的棉衣,烧酒也很少。当时部队指战员们不仅衣衫褴褛,绝大部分是湘、闽、赣、粤籍,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峻的雪山,也没有经历过严寒刺骨的气候。穿着单衣的红军翻越雪山时,越走越冷,指战员们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开披在身上,嚼着辣椒,在有力的政治动员下爬山。面对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指战员们要靠自身运动产生的热量驱走寒冷,此时红红的辣椒也成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救命之果。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婉ZENG2011-12-15知道答主回答量:9采纳率:0%帮助的人:3.2万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毛泽东在山顶上极目四望,第一次看见了雪峰如海的世界,感受着一个神话传说的世界。 这就是昆仑山。一个毛泽东到晚年都想骑马去看一看的大山。 伫立岷山峰顶,感受横空出世、似见非见的昆仑,毛泽东体会到人类的过去,畅想着世界的未来,构思出一首《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陕甘支队跨越甘肃和宁夏交界的六盘山。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随后,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走下六盘山,毛泽东对身边的人说:从江西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个省,下面就要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了。那里是我们的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家了。 到家了,长征就要结束了。 长征的落脚点最终定了下来。这对一年多来饱尝艰辛的红军来说,有什么能比这个消息和决定更让人高兴呢? 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行。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应该给世人留下点什么。 对毛泽东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依然是写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长征》,不用雕琢,只是拿红军跋涉的脚印,把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首诗。 虽只有五十六个字,虽只有一年的跨度,纪录的时空内涵,却有着世界历史上最罕见的沉重和遥远。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七律•长征》写了许多山,也写了两条“水”——金沙江和大渡河。 说起大渡河,人们自然要想起石达开。就在红军抢占大渡河的七十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十几万人马,在这里全军覆灭。于是,蒋介石的飞机也向红军撒下了“毛泽东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传单。 让毛泽东和红军自豪的是,大渡河的历史并没有重演。 在《七律•长征》诗中,山,不再那么凶险了。巨龙一样的五条大岭不过是微波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不过像滚动泥丸。金沙江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的也只是一种“暖”热,被敌人抽去桥板的大渡河上高悬的铁索,也只是有点“寒”意。连眼前岷山的千里风雪,也已变成让人更加欢喜的美景。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

参考资料:整理了一下前辈们的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百度网友dcbd957推荐于2017-11-24·TA获得超过8379个赞知道小有建树答主回答量:1023采纳率:50%帮助的人:483万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 红军两次长征过境甘南,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小故事,至今还流传在千里岷山之中—— (一)藏族医生为周恩来治病 红军过草地时,周恩来的肝病犯了。他浑身发高烧,咽不下食物,常常呕吐,成天昏昏沉沉,四肢乏力,难以行走。毛泽东调来全军最好的医生担任护理,让卫生部拿出最好的针药给周恩来使用,但由于营养补充不上,周恩来的体质非常虚弱,病情愈加严重。 1935年9月11日,红一方面军离开川西北大草原,横穿岷山,向甘南的俄界前行。但周恩来的病,由于山道颠簸和粒米未进而更趋恶化了。翌晨,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即俄界会议,周恩来因病重而未参加。当晚,他的病情更重了,一直昏迷不醒。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及医护人员心绪沉重,却又毫无办法。这时,村头突然传来了几声q响,原来是警卫团抓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藏族青年,司令部正在讯问。 毛泽东等人到司令部一看,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伙子,愣愣地凝视着大家,一语不发。通过翻译询问,才知道他名叫赛浪,母亲在山里得了重病,是回家来拿药的。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商定,在征得赛浪同意后,由卫生部派两位医生到对面山林中去,为赛浪的母亲治病。 大约过了两小时后,赛浪背着他母亲回村了,跟随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妹妹和一个面目黑瘦的老人。赛浪介绍说,这位老人是他的伯父,是位医术高超的藏医,他曾获得藏医高级职称“格西”学位,在这一带很有名气。毛泽东和中央首长及卫生部领导与医生们磋商后决定,恳请老人给周恩来用藏医治疗肝病,得到了他的允诺。 9月13日晨,毛泽东随攻打腊子口的红四团先行出发了,留下卫生部领导和几位医生及警卫人员,在俄界村和勾吉寺留住三天,让那位藏医给周恩来进行治疗。几天后,周恩来一行30多人随后卫部队赶到了宕昌哈达铺,与毛泽东等中央首长会合。周恩来的病虽未痊愈,但有了明显的好转,能吃饭行军,也能从事领导工作了。 (二)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架桥 1936年8月底的一天清晨,当红四方面军某部大队人马行至今迭部县尼傲峡时,发现横嵌在滚滚白龙江上的一座桥,昨夜被人拆毁了。这座木桥是先在两岸石壁脚下垒砌两个正方体的大石笼,然后用长木头伸到对岸桥墩上,再铺上木板。像这样悬空架设的大木桥,红军的工兵还从未搭修过。因此,几千人马站在江岸边,一筹莫展。 忽然,红军指挥员发现西边山丛中有一个藏族村寨,便派人到村里向藏族群众求援。经过与该村土官头人协商谈判,红军表示以5条q和100块银元为酬金,来换取该村藏族群众搭修此桥。中午时分,尼傲村的30多个藏族群众出动了。他们有的上山砍伐木料,有的抬石头修建桥桩,有的锯木板,干得热火朝天。红军指战员也和他们一起抬石头、扛木料、打木桩。 到下午6时,一座崭新的横江木桥架好了。红军指挥员如约拿出5条长q、20发子d和100块银元,答谢藏族群众。但藏族群众看到红军如此讲信义,对100块银元拒之不收。但红军坚持要藏族群众收下银元。群众拿出自家的许多粮食、大烧馍、炒面、酥油和熏猪肉等,纷纷送给红军。 第二天早晨,该村藏族群众夹道欢送红军,头人还派了三个懂汉话的青年做向导,把该部红军一直送到哈达铺后,才返回尼傲村。如今该村的藏族群众,一代一代地传颂着当年军民共建江桥的动人故事。 (三)摔碎瓷罐红军主动赔偿 1935年9月的一天,红军某连住进了今迭部县腊子口乡的朱立村。这是个位居半山腰的藏族村寨。傍晚,连部一位十七八岁的通讯员,借了房东藏族老阿妈的瓷罐,去山溪边提水,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把瓷罐摔碎了。 第二天早晨,红军出发前检查群众纪律时,指导员发现了打碎瓷罐的事。于是将全连列队集合,当众询问这是谁干的?小通讯员站出来,承认是他摔碎的。按照军纪损坏群众的东西一定要赔偿,但小通讯员除了一支驳壳q和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指导员命令通讯员脱下红毛衣,赔偿给藏族老阿妈。旁边一位老战士解释说:“指导员,这件红毛衣是通讯员过草地时,他牺牲的母亲留下的遗物。据说还是他一家人在江西参加红军时,奶奶用爷爷亲手捻的羊毛线织成的。他的父亲是一位红军营长,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牺牲了。临别前,他把这件红毛衣递给妻子,让她转交给唯一的儿子……”听到这里,指导员眼里禁不住涌出一串串泪水。 最后,指导员给藏族老阿妈赔了一块银元。红军也随即出发了,翻山直奔哈达铺而去。 但这个动人的军民鱼水情故事,让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群众永远不能忘怀。红军长征翻越岷山时在那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毛泽东在山顶上极目四望,第一次看见了雪峰如海的世界,感受着一个神话传说的世界。

这就是昆仑山。

一个毛泽东到晚年都想骑马去看一看的大山。

伫立岷山峰顶,感受横空出世、似见非见的昆仑,毛泽东体会到人类的过去,畅想着世界的未来,构思出一首《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陕甘支队跨越甘肃和宁夏交界的六盘山。

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随后,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走下六盘山,毛泽东对身边的人说:从江西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个省,下面就要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了。

那里是我们的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家了。

到家了,长征就要结束了。

长征的落脚点最终定了下来。

这对一年多来饱尝艰辛的红军来说,有什么能比这个消息和决定更让人高兴呢? 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行。

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应该给世人留下点什么。

对毛泽东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依然是写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长征》,不用雕琢,只是拿红军跋涉的脚印,把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首诗。

虽只有五十六个字,虽只有一年的跨度,纪录的时空内涵,却有着世界历史上最罕见的沉重和遥远。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七律•长征》写了许多山,也写了两条“水”——金沙江和大渡河。

说起大渡河,人们自然要想起石达开。

就在红军抢占大渡河的七十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十几万人马,在这里全军覆灭。

于是,蒋介石的飞机也向红军撒下了“毛泽东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传单。

让毛泽东和红军自豪的是,大渡河的历史并没有重演。

在《七律•长征》诗中,山,不再那么凶险了。

巨龙一样的五条大岭不过是微波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不过像滚动泥丸。

金沙江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的也只是一种“暖”热,被敌人抽去桥板的大渡河上高悬的铁索,也只是有点“寒”意。

连眼前岷山的千里风雪,也已变成让人更加欢喜的美景。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长征翻越岷山时在那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28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