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故事400

谚语故事400,第1张

谚语故事400 歇后语典故故事

【典故】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国时蜀主。

赵云在长坂坡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见他时,他故意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伤了我一员大将。

事出《三国演义》。

此语用来指那些虚假的笼络人心的行动。

成语:虚情假意。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

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 *** 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

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建安十五年,刘备陪妻回家省亲,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未正面答复。

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势在必得,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

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

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 *** 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事实。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话说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周瑜,又何必要生诸葛亮呢?)而亡。

孙权知道周瑜死后,非常伤心,并照周瑜遗书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与赵云引五百军乘船去巴丘吊丧。

途中,诸葛亮知周瑜灵柩已到柴桑,便率部前往。

当诸葛亮一行来到柴桑后,周瑜部将想杀诸葛亮,但见赵云在其身旁便不敢下手。

诸葛亮读了祭文后,伏地大哭,连鲁肃都很受感动。

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周瑜的'死而伤心,他是哭给周瑜的部下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东吴的敌意,维持孙刘联合。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 *** 。

为了让使曹 *** 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

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

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这正是做给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

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 *** 就相信了黄盖,之后赤壁之战爆发,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 *** ,不料曹 *** 中计,曹 *** 的船团被黄盖的火船击中而着火,加上庞统的连环计和诸葛亮招来的东风,曹 *** 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

之后曹 *** 惧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6、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典故】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

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庞统没有交出鲁肃及诸葛亮的荐举信,以致刘备大材小用,误任他为耒阳县令。

庞统不悦,他到了任上,"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

"刘备得知,特派张飞去荆南诸县巡视。

庞统衣冠不整,扶酒而至。

张飞见状大怒,"汝焉敢尽废县事?"庞统佯笑曰:"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断决?"当着张飞的面处理积压的公文,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了毕。

张飞回去细说庞统之才,刘备顿悟,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

利用动物歇后语编成一个故事400字(急)你知道哪些俗语背后隐藏着历史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31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