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宣苦读成才文言文翻译

刘宣苦读成才文言文翻译,第1张

刘宣苦读成才文言文翻译 刘宣苦读成才文言文翻译

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当兵,替卫使养马,白天晚上都在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

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刘宣更好了,不久,刘宣发榜考中了解元。

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惊讶,认为这必定是饱读诗书的老儒生的作品,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大了。

原文: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方(一作“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扩展资料:刘宣苦读成才作品来源:本书所记述的内容,许多是作者的耳闻目睹,有些采自有关人物的传状、碑铭和年谱,也有些出自文集、笔记和杂著,凡引他书,皆一一注明出处。

其所引各书,有的已经亡佚,其中的史料赖以流传。

这部书保存了不少有意义的真实史料,可作为研究明史的参考。

作者生平:焦竑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

《明史·文苑·焦竑传》载:“(焦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

”《中国藏书家考略》载:“(焦竑)藏书两楼,五楹俱满。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同仁街,1994年前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双层木结构建筑,它就是南京地区传世最久的私家藏书楼建筑——澹园藏书楼。

藏书楼建筑面积达350平方米。

在南京,民间俗称为“焦状元楼”。

焦竑幼年、成年家境并不富裕,使焦竑自幼形成了嗜书、集书、抄书及后来条件改善后刻板印书的习惯。

集腋成裘,使他成为晚明最大的私人藏书家,有“北李南焦”之说(李指齐东李开先,山东章丘人,明代戏曲家)。

焦竑对收藏到的每一部书,几乎都经过了亲自校勘,并盖有“澹园焦氏珍藏”、“子子孙孙永保”、“弱侯读书记”、“竹浪斋品”、“弱侯”、“抱瓮轩”、“漪南生”等印章。

他的藏书曾经代表着明代南京地区私家藏书的最高水准,具有全国性的影响。

对于焦竑的藏书,成为一些学者研究焦竑的切入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宣苦读成才

文言文《刘宣苦读成才》的翻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396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