詝,第1张

光绪为什么不避讳道光年号的“光”字?

这个问题,是因为题主不明白古代避讳的原则。

避讳的原则,是不能够直接用帝王的名字或自家长辈的名字。

比如我们原来很多的固有名词,因为避讳帝王而作了更改:比如姮娥因为汉文帝刘恒改为嫦娥;秀才因为刘秀一度改为茂才;王昭君因为司马昭而改名为明妃;民部因李世民改为户部;蒸饼因为宋仁宗赵祯而改为炊饼;玄字因为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给改成元字等等,都是如此。

但大家要注意,避讳的只是名字,而像“道光”、”光绪“等,都是帝王年号,”康熙“当年也没有避讳康字,因为道光帝名叫爱新觉罗·旻宁,要避讳的字应该是“旻宁”二字;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要避讳的字应该是“载湉”二字,而不是避讳他们的年号。

雍正帝时期,金庸先生的祖先查嗣庭做主考官,用了《诗经》中的“维民所止”四字作为考题,结果竟被雍正帝处死,这并不是触犯了避讳字眼,而是“雍正”去头的隐喻引发了雍正皇帝的愤怒。

到了乾隆年间的时候,一个大臣出考题时又犯了严重的错误,这人名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也被认定是影射乾隆皇帝被送上断头台,但这一件事也不是因为没有避讳乾隆这两个字,是”不像龙“这几个字,有讥讽嘲笑之意。

所以说,有时候帝王的名字是常用常见的汉字,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的麻烦,顺治皇帝名为福临,按道理来说,天下人都不能再写福字儿了,顺治皇帝也觉得这样很不妥当,是特地下旨,让天下人不避讳他这一个福字。

所以后来帝王取名字,也特意,找一些比较罕见的字,比如朱佑樘、颙琰、载湉等,以免干扰百姓的生活。

他们本就亲系一族,没必要避什么嫌疑,同用一个字,过去有地位的人是针对外人的,象张士贵责问薛仁贵,天下只能有一‘贵”,硬逼薛仁贵改名叫薛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46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