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尊重生命的短故事

名人尊重生命的短故事,第1张

名人尊重生命的短故事 “尊重生命”的名人具体事例名人珍爱生命的小故事关于生命的名人故事关于尊重别人的名人故事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

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

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

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的说的话啊!”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拿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从卖笔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末了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

"几个月后,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感谢纽约商,"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千万别说:“你错了。

”——卡耐基人们大概都熟悉张良拾履的故事。

故事中的张良讲的就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

传说张良闲暇时在桥上散步,有一位老年人,身穿粗布短衣,走到张良呆的地方,把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拾鞋。

”张良猛然一惊,真想揍他,一见如此大的年纪,就给他拾了鞋。

老人要张良替他穿上,张良既已为他拾鞋了,也就跪下来为他穿鞋。

穿好后,老人笑着走了。

走了1里远,又返回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很可以培养,过5天,天一亮你来等我。

”过了5天,张良来时,老人已先到,批评他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能迟到?过5天,你再来等我。

”第二次,张良又迟到了。

第三次,他半夜就去了。

老人很高兴,送给张良一部书,并且告诉他说:“读了这部书,就可做帝王的老师了。

后10年你会发迹。

13年后,你会在济北遇到我,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是我。

”天亮后,张良一看,原来是一本兵书,叫《太公兵法》。

张良得到这本书后.认真阅读,终于学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领,据传说,13年后,张良跟随高祖路过济北,果真在谷城山下看见一块黄石,张良取回它,并把它当做珍宝供奉、张良死后,就和这块黄石合葬在一起。

不知道这些够不够,希望能帮到你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

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

”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

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

”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

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

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江泽民在百忙中看望老师 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竣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

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

1995年,当江泽民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

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

杨时自幼聪颖好学,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登进士第。

元丰四年 (1081年),受任徐州司法。

适逢当时北宋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兄弟讲孔孟绝学于河洛。

杨时认为这是机会难得,于是辞掉徐州司法的官职,毅然师事程颢,并深得程颢器重。

后来程颢不幸去世,他悲痛万分,设灵位祭奠,又以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一天,杨时约他的朋友游酢前去向程颢请教,刚好天降大雪,到程家时,又正好程颐休息。

杨时为了不影响先生休息,悄悄立于门外等候。

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有一尺多厚,杨时与游酢已成了雪人。

二人尊敬体贴师长,诚心求学的行为,感人至深,被誉为尊师重道的楷模。

“程门立雪”的成语典故流传至今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

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李宗仁尊师若父 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

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

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

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

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去问安。

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

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

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名人热爱生命的例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46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