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第1张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千卷玄言,不如片言折狱。

中国文化从汉唐注疏、宋明语录、诗文点评到禅宗的棒喝顿悟,并没有长篇大论、逻辑论证,而重启发、暗示、点悟、点到为止,不求说破,重在启发学生自悟心灵宝藏,本自具足无量的智慧、相好、德能。

教育方法生动活泼,直指人心。

“不愤不启”,学生的疑团经历千淘万漉、上下求索的参学访道,依旧未破,疑团还在,这时候老师给你吹尽狂沙始见金的惊喜,茅塞顿开的启发。

“不悱不发”,学生若有所悟,但未洞然明白,此时,老师自然会契机契理给予豁然开朗、别有天地、恍然大悟的发明。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譬如指出桌子的一角,却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我也就不再说了。

或说,此其实是讲道德之举一反三,并非讲知识也。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真理贯通万事万物,即事即理,理事不二。

在世间法来讲,以“忠恕”之道一以贯之,举一反三,以约存博,以简御众,亦通。

故说真正的教育方法重在“启发”,启发心灵,极具具体的情境性,而非逻辑的归纳演绎的抽象方法,从来真正的科学发明创造,都是自由想象、自由直观的产物,重在心灵的启蒙,而非沉沦于逻辑的桎梏。

从“愤、悱”到“启、发”,从举一反三到吾道一以贯之,天下归于忠恕,天下归于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的传统教育方法,在当今之世,亦值得继续发扬光大。

孔子说:“不到心里想弄通却通不了的时候,我不启示他;不到口里想说出却说不出的时候,我不开导他。

举出一角,不用其余三角自反自证,我就不再说什么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478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