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孝德有关的小故事

和孝德有关的小故事,第1张

和孝德有关的小故事 小时候古代孝道的故事,看到“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的时候,觉得好蠢、愚孝至极,你觉得呢?

这是古代孝道极端的个例。

对孝道比较权威的诠释还是看看《开宗明义-孝道》:身体发肤,发自父母,不须随意毁损,此为孝始;大丈夫立身行道,扬名于天下,以显父母,是为孝终。

夫孝,始于孝亲,中为事君,终为立身。

这些话在现代也具有指导意义:所谓孝,就是自立自强,孝敬父母,报效国家!

国人这种愚孝不知始于何时,尤其以二十四孝为甚。

其违背人性处,令人瞠目结舌,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糟粕,应该摒弃之。

中华文化的滥觞应该追溯到孔子年代即人类文明轴心时代。

咱们看看“至圣先师”是这样提倡孝道,同时又是如何反对愚孝的,《说苑》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曾参锄地的时候把瓜秧铲断了,父亲曾皙大怒,一木杖打过去,正打在曾参的脑袋上,曾参当场昏倒在地。

过了一阵子,曾参醒过来,挣扎着站了起来,对父亲说:“敬爱的父亲,刚才儿子做了错事,害得您老人家用力教训我,没把您累坏吧?” 之后,曾参又d琴唱歌,以表示自己已经没事了。

这件事情传到了孔子那里,孔子非常生气,命令守门的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我没有这样的学生。

”曾参听说之后很纳闷,老师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我这不是做得很值得表扬吗?于是,曾参请了个师兄弟去帮自己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不懂道理的混账东西,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

”孔子的火还没有消,所以先骂了几句,然后解释。

“当年舜是个孝子,他父亲瞽叟是个糊涂虫。

在他父亲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随时都在;可是当他父亲跟后娘要害他的时候,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所以,轻轻的打就忍受了,要命的打就一定要逃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曾参在他父亲暴怒的时候还等着挨打,如果被打死了,不就是陷他父亲于不义?他这叫孝吗?再者说了,曾参是个公民啊,他父亲杀他就是犯罪,害己害父,这不是混账是什么?”就连孔子都不提倡的愚孝,而“二十四孝”反其道而行之,真是可恶至极,令人反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48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