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汉字的起源和来历,第1张

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起源是原始图画,来历为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

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

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

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

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

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

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

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

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目前,考古学者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

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

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者们考证研究的约有三千个,在三千余字里面,学者们释读一致的是一千多字。

其余的或者不可释读,或者学者们分歧严重。

尽管如此,通过这一千多字,人们已经可以大致了解有关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了。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汉字又经历了铜铭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汉字的起源和来历各50字汉字是怎样起源的?

考古工作者从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挖掘出了大量陶器,陶器上有数量不等的刻画符号。

这些刻画符号整齐规划,且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因而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汉字的起源。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古人既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又要制造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古人逐渐创造了简单的语言。

但语言受时间、地点的局限,只适合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并没有记录和传递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记录和传递信息,古人开始采用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方法。

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太过简单,只能记录一些数字或方位等,并不能进行思想交流,也不具备记录语言的属性。

为此,生活在中华大地智慧的先民们又想出了新办法,那就是绘画,也正是绘画最终推动了文字的产生。

最早的是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洞壁上的绘画文字。

7000年前的半坡遗址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4500年前甘肃的页岩刻字,字已单字成形,3000年前的甲骨文已象形到和今天的字相差无几了。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人类始祖伏義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创造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516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