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图片有什么用

恐龙的图片有什么用,第1张

恐龙的图片有什么用 关于恐龙的详细资料及图片谁能给我恐龙照片给点资料也可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恐龙。

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近一万五千年之久,最后确神奇地灭绝了。

今天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由恐龙化石得来的。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

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

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恐龙,是一度主宰过地球的爬行动物。

目前查明已知恐龙种类约800多种,形状分成两大类,即龙盘目和鸟盘目恐龙。

其中,有吃素的,有吃肉的;有的笨钝,有的灵活;有的在陆地爬行,有的跳跃奔走,有的腾空而飞。

近几年来,一股挖掘、研究和开发恐龙的热潮已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并且已经引起了生物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哲学家的高度关注。

世界恐龙资源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加拿大、蒙古、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

中国最著名的有湖北郧县、内蒙古二连浩特、河南西峡、四川自贡、云南禄丰、广东河源等6个地方。

而真正可以同河源市比拟的,只有湖北郧县。

专家实地考察发现,河源市与湖北郧县的恐龙资源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首次发现恐龙蛋的时间,都是在70年代,而真正大量发现,同样在1996年3月;二是湖北郧县1997年7月发现恐龙骨骼化石,经专家鉴定这是“国内首次、国际也十分罕见的龙蛋化石共生地”,而河源市在1999年7月发现龙骨化石,成为全国第二个龙蛋共生地。

早期的发现 虽然恐龙的化石已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十九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

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

曼特尔医师平时就有收集岩石和化石的嗜好。

公元1820年,他和夫人玛丽安发现了一些嵌在岩石里的巨大牙齿。

曼特尔医师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牙齿。

当他在附近又发现了许多的骨骼后,他开始对这些不寻常的发现物展开认真的研究。

经过一番工夫,曼特尔医师获得一个结论:这些牙齿和骨骼应该是属于某种庞大爬行动物所有,他将这种不知名的动物命名为禽龙,学名的原意就是指鬣蜥的牙齿。

不久,英国又发现两种巨大爬行动物的骨骼,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斑龙和森林龙。

一直到公元1841年,这些巨大的爬行动物才有了正式的名字。

当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理查·欧文爵士,将它们命名为恐龙,学名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从此揭开研究恐龙的热潮,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兴致勃勃地投入了挖掘恐龙的行列。

有哪些恐龙的图片和名字霸王龙前面的小手有什么用呢?不会是卖萌吧?

参考袋鼠,霸王龙萌萌哒的小手当然不是长着玩儿,也有一些重要的功能,主要是协助霸王龙保持身姿,也能用于把住猎物,那小短手对很多恐龙来说已经比大腿粗了。

在霸王龙整个体型之上,霸王龙的前肢看起来十分短小,不能协助后肢支撑身体,伸的也没有脑袋远,不过相对于体型小于霸王龙的恐龙,小爪子却不小了,体型最大的霸王龙相对于人类已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身长了,妥妥的“大腿”,这么“大”的腿对于霸王龙来说自然不会是没有一点作用的。

根据霸王龙前肢的位置和结构强度,前肢大概有三种功能:1、支撑身体。

前边说霸王龙不需要用前肢支撑身体,主要是指正常的运动状态下,霸王龙双腿行走却不像人类这样干脆直接将身体的重量放在腿上,霸王龙站起来后是需要前半身躯和后半身躯平衡,后肢就像跷跷板的支架,而后半身有尾巴能短暂支撑助力,前半身就需要用小短手支撑助力,而且霸王龙上半身重量尤其是脑袋比较大,颅骨长度可以达到1.5米,光是脑袋都有几百公斤到一吨重了,而霸王龙全身加起来最多也才14吨。

2、帮忙按住猎物。

体型是决定自然界很多动物捕食对象的因素之一,霸王龙虽然体型比较大,但是也不会去捕食体型远大于自己的恐龙,而会把精力主要放在体型稍小于自己的恐龙种,小短腿就能从位置和大小上来看也比较适合按住个头低于自己的恐龙。

3、交配。

霸王龙的运动姿态导致它们必须保证前后身躯的平衡,但是交配的时候却需要绕过尾巴等结构,小短腿就可以用来抱住磁性霸王龙,保持身躯的平衡。

结构决定功能,霸王龙长了这么个东西不会是没用的,在现代动物中也有数种动物拥有类似的性状,袋鼠的上肢就有搏斗、捡拾食物和交配时的作用,霸王龙也差不了太多。

霸王龙的演化历史相当长,体型从只有人类大小到头高14米左右,小短腿也从真的小到相当粗壮,如果小短腿是不利于霸王龙生存的性状,大概会在进化中消失吧。

霸王龙的前肢那么小,实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是牺牲前肢的长度来提高其它方面的能力。

霸王龙的鼎盛时期是在距今6800万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属于蜥形纲蜥臀目暴龙科暴龙属,体长12米左右,身高近6米,体重10吨左右,是性情最为凶猛、撕咬能力最出众的大型肉食性恐龙。

与它体型最格格不入的,恐怕就是它的前肢了,一般长度还不到1米,仅和人类的手臂差不多,但却根本够不着嘴部,不可能作为给嘴部递送食物的工具。

有的人认为霸王龙的前肢可以在雄性交配时扶住雌性,另外可以把住猎物供撕咬,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第一点,霸王龙前肢展开宽度仅有1.5米左右,其背宽能够达到3到5米,而且前肢的力量与身躯的重量相比太过弱小,用前肢根本不可能扶住。

第二点,霸王龙前肢在抓握猎物时,其前端距离嘴部少说也有1米多,而且嘴的前端与前肢有空间死角,况且前肢离地还有3米多的空间,无论是用前肢提起猎物,或是嘴部叼着猎物,嘴和前肢都没法进行配合。

从霸王龙的进化历程可以看出,其祖先始盗龙,它的前肢就相对发达,长度可以达到后肢的一半,而且前肢前端的爪子比较锋利。

(始盗龙)后来随着霸王龙的进化,其头部越来越大,嘴部特别是牙齿的咬合力在不断增大,直立奔跑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于此同时,前肢演化得就越来越小,这也说明了霸王龙是利用牺牲前肢的大小和力量,来换取更大的头部和更强的咬合力,否则如果前肢再像以前那样,霸王龙连直立都将非常困难,嘴部再强大也无济于事。

据进一步研究,虽然霸王龙的前肢短小,但可以在奔跑的时候保持一定的身体平衡,说明霸王龙的前肢并非一无是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52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