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说和日心说

地心说和日心说,第1张

地心说日心说 地心说日心说到底是日心说正确还是地心说正确?我们是否离真相越来越远?

那时说来,地心说、日心说都正确。

現在说来,两个都不正确,时过事迁也。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地心说顾名思义就是以地球为中心它最早是由亚历山大城的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他统一了前人的思想,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体系。

他认为在地球的周围有七个行星的运行轨道,它们叫均轮,必须有轨道,然后这七个行星不是直接在轨道上运行的。

托勒密为了更符合观测的数据,它认为在七个均轮上面运行的分别是七个小轮子,也叫本轮,也就是说行星是在本轮上运动。

然后本轮是在均轮上运动,每个本轮大小不一样在所有这些之外是一个巨大的球壳,叫做恒星天,我们看到的恒星就是星星,都是固定在恒星天上的,然后恒星天整体在转动那么当时就没有考虑过恒星天不动,而地球在动?是有考虑过的,但是如果地球要是转动了,那为什么人感受不到呢?而且如果地球转动了,那我原地跳一下,落地的时候就应该不是原来的位置呀~这个问题当时没有想明白,所以就觉得地球最好还是不转在恒星天之外还有个球壳叫最高天。

在托勒密的地心说中,所有均轮的中心并不是地球,地球是稍微偏离这个中心的,是为了符合当时的观测数据。

但是地球仍然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是静止不动的。

另外托勒密的地心说可以相当准确的预言日食和月食。

但是后来的哥白尼,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

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标志着天文学革命的开端。

书里面主要有这么几个中心思想:1.太阳才是宇宙中心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它只是月亮的中心,月亮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2.地球的周日视运动就是因为地球本身自转引起的地心说也不是绝对正确的。

首先他还是保留了天体中心论,而实际上宇宙是没有中心的。

其次在日心说模型说仍然认为天体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并且保留了部分本轮来符合观测数据,后面让日心说正式走入大众的 是后来的布鲁诺。

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葬者。

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这些在他所处的时代中,都使其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

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再到后来的第谷,通过一些传统的仪器,以及肉眼来进行观测天文数据。

经过20年的观测,第谷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文现象。

第谷曾提出一种介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之间的宇宙结构体系,十七世纪初传入我国后曾一度被接受。

第谷所做的观测精度之高,是他同时代的人望尘莫及的。

第谷编制的一部恒星表相当准确,至今仍然有价值。

在到后来的开普勒,他出版过《宇宙的神秘》一书,这本书是第一部公开发表的捍卫哥白尼日心说观点的书。

1602年开普勒就从众多的天文数据中,发现了第一个行星运动的规律。

就是如果我们吧行星和太阳之间做一条连线,行星运动这条线也跟着运动,那么在相同时间内,行星以及连线扫过的面积则相等。

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 - 第二定律1605年 他又发现行星运动的轨迹并不是一个正圆,并不是匀速圆周运动。

行星运动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一个定律1609年,他发表了第三定律。

就是行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有了这三个定律,人们就可以计算行星之间的轨道关系了。

同时也让日心说终于找到了理论上的证据了再到后来的伽利略 ,他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和自由落体,相对论,惯性,d丸运动原理,并从事应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描述了摆的性质和“ 静水平衡”,发明了温度计和各种军事罗盘,并使用用于天体科学观测的望远镜。

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天体周相等现象,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是日心说,还是地心说 都不是很正确。

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总是在各种正确和错误的理论的斗争中不断前进的。

今天的我们想要有新的发现,就必须使用更加复杂的地面装置,甚至借助航天器来实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569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