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

孔子主张,第1张

孔子主张 孔子主张以德报怨正确吗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精湛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论,收集在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一书中。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反三”“学思习结合”等诸多非常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意义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点,这对当今的教育来说不啻于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体现出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也表现出以学为乐的精神。

孔子非常看重学习的兴趣,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并且他自身就是一个极其热爱学习的人,曾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儒家的理想是“修齐治平”,“学而时习之”正是提高人的能力、雕刻人的性情的有效手段,也是一个人能够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基础。

“学”在儒家看来是很重要的,孔子认为人确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性情趣向是很重要的,因此《论语》将这句话放在首章之首,也充分表明了儒家对它的重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积极地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

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

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子贡求问孔子道:“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这个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灵活,爱好学习,谦虚下问,又不以为耻,所以用‘文’这个字作为他的谥号。

又一次,冉求对孔子说:自己并非是不喜欢老师说的道理,只是自己的力量达不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做不了。

孔子对他说: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力量不够,那么是在去做的途中才感受到的,可是你现在都没有开始去做,怎么可以说力不足呢,那只是你自已不愿去做罢了。

孔子在此所说的实际上是强调学习的主动态度的重要性。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一语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有教无类。

”这句话表达的是在教育面前人人都有权利,而不涉及个人的贫富、阶层等各种差别,体现的是教育平等的思想。

《论语·述而第七》记载孔子的话:“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其含义是:只要是有一点礼物送给我,哪怕是很微薄,我也从来没有不教诲他的。

所谓束脩,就是一束干肉的意思,拜师求问的时候要送礼物是古代的一种严格的礼节。

束脩是一种最为微薄的礼物,孔子不嫌其微,而是一视同仁地给予教诲,体现的正是有教无类的精神,但是更进了一层,因为这还显示出孔子坚持教育平等这句话。

但是更进了一层,因为这还显示出孔子坚持教育平等的理念是不以自身所得利益的多寡而有所改变的,这对当时教育尚未普及而为贵族阶层所垄断的情况而言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正是从孔子开始,教育才从贵族社会走向了民间。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指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个人情况,进行有差别的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获得最好的发展。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论语·先进第十一》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对于“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这一同样的问题,孔子对子路和冉有两个不同的提问者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子路性情豪放,行事鲁莽,所以孔子要约束他,冉有则在做事的时候总是退缩,所以孔子要鼓励他。

这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典例。

“不愤不启”“不愤不启”是孔子的一种教学方法,语出《论语·述而第七》:“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知识,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同一范畴的其他各方面,那就不再教他去点拨。

孔子提倡的是启发式的教学,认为教育不应当面面俱到地把知识的所有细节全部传授给学生,而是提纲挈领,将知识中基本的一面传授给学生,之后便主要靠学生自己去进行领悟。

孔子看重的是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教师不应当越俎代疱,剥夺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应该在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之后为问题的疑难之处所困扰的时候再去点拨,这样学生会取得显著的进步。

“学、思、习结合”将学习、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是孔子所明确主张而反复强调的教育思想。

《论语·子张第十九》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学”就是广泛地学习,“笃志”就是坚持自己的志向,“切问”就是恳切地求问,“近思”就是认真地思考当前的问题,做到了这四点,也就会掌握仁德之义了。

这句话虽然是子夏说的,但也体现出孔子的观点,这里提到了四点,实际也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就是学和思,而笃志可以看作是学习的态度,切问可以看作为思考的表现。

《论语·为政第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其意为,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惘而无所知;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而不得解。

这就是说,将读书与思考割裂开来单独进行都不会得到好的学习效果。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表达的也是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孔子不仅认为学习与思考应当很好地结合,也强调应当将学习与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论语·学而第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提倡不能仅仅关注于书面的学习,还要把学到的知识时时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结语孔子还强调学习的循序渐进和坚持不移,自言“吾道一以贯之”,告诫人们“居之无倦·并之以惠”。

孔子也极其肯定改过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意义,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否忧也”,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毕生都在致力于学生教育和教学探索,他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

我们应从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更多有益的借鉴和发挥,努力将其思想的精华发扬光大。

孔子的教育主张主要是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东汉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意思是人们不分贵贱贤愚,也不分地区种类,都可作为教育对象。

周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及于庶民,因而他的学生很多,其间有不少是平民。

这个主张对传播文化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循循善诱、举一反三、教学相长、温故知新等。

循循善诱: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

意思是按照人们的思维规律,用耐心的疏导方法,进行教育。

后来称道教育有方为循循善诱。

举一反三:语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物有四隅,举其一隅,而不能推知其他三隅的人,即不必再予教导。

隅,即方面、角落;反,即类推,后以“举一反三”来比喻由此及彼的推理方法。

教学相长:语出《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认为教与学可以相互促进。

后人常用“教学相长”来表述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辩证关系。

温故知新:语出《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为温习旧业,以获新知。

孔子提出的这一学习方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57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