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进士

同进士,第1张

进士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不一样么?

无论是进士及第、进士出身还是同进士出身,都属于正牌的进士,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

简单说,即便是最后一名的同进士出身,也是经过会试录取的贡士,然后经过殿试进行重新排名后产生的。

如果在会试中没有考中贡士,是没有资格参加殿试的,也就谈不上什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了……何谓进士及第以清朝为例,所谓进士及第,指的是殿试前三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在殿试过后,只有前三名才能被赐进士及第,其他人都没份,第四名也不行!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不需要参加二次选拔、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任修撰和翰林院编修之职,通常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何谓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同样以清朝为例,赐进士出身通常授予殿试进入二甲的贡士,一般为前五十名。

殿试排名在五十名之后的贡士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说白了,所谓进士出身与同进士出身仅仅是殿试的排名而已,并没有本质区别。

根本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同进士出身是什么没有考中进士或者进士落榜后像乡试副榜贡生那样补录的。

在分配方面,赐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出身者之间的区别也不是太大。

殿试结束后,有关部门会在二甲和三甲进士中挑选一部分人进入翰林院镀金、授翰林院庶吉士。

镀金培训期一般为三年,三年后考核、成绩优异者留翰林院担任检讨,又叫“留馆”。

其他人则被分派六部、在京其他衙门或者委以外差、如六部主事、御史、知县等。

而没能进入翰林院镀金的二甲、三甲进士则会被直接分派六部、在京其他衙门或者委以外差。

这其中虽然殿试排名靠前的略微沾点光,但区别并没有那么悬殊,有不少三甲进士的去处甚至比二甲进士好。

当然,这个就要看个人的社会活动能力了……综上所述,所谓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属于正牌进士!区别仅仅是殿试的排名不同罢了。

进士及第是前三名、进士出身是前五十名,剩下的都是同进士出身。

但不管是那种,都必须通过会试取得贡士身份,否则一切免谈!中国古代的殿试实行等额录取,并不是淘汰制。

换言之,只要在会试中考取了贡士资格,就一定会成为进士,殿试只是对贡士的重新排名而已。

换言之,即便你会试考中了会元,殿试时也可能沦为二甲或三甲。

反之,即便你会试是倒数,殿试时也可能会成为一甲。

一者看你殿试时的发挥,二者则是看皇帝的好恶。

晚清的刘春霖是如何成为一甲第一名状元的?就是因为名字好听——春霖,最后被慈禧太后直接点为了状元!而那位原拟一甲第一名的贡士,只能往刘春霖之后排了。

清朝的科举制度沿袭明朝,经“童试”、“院试”、“乡试”、“会试”以后,进入终极大PK——“殿试”。

所谓“会试定去留、殿试分名次”,只要能够闯过“会试”进入到“殿试”阶段,就都能获得“进士”功名。

按照清代科举制度规定,通过“乡试”获得“举人”身份以后,便拥有了做官资格;但“举人”一般只能担任教谕、县丞、主簿等基层官职,甚少能够直接出任知县。

而且,在将来的仕途升迁中,“举人”出身的官员也多受限制。

所以,为了拥有更好的仕途前景,大多数“举人”都会参加每三年于京城举办的“会试”,考不过回去等待分配当官,考上了就能进入“天子亲策於廷”的“殿试”阶段。

“会试”定去留,“殿试”定名次!“殿试”不存在淘汰一说,只要能够进入“殿试”就能获得具体名次。

“殿试”名次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甲”、“二甲”和“三甲”;对应着具体名次,考生的功名也有着具体的不同。

《清史稿·选举志一》对此有着明确记载: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一甲”共有3人,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这3位佼佼者的身份就是“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一般40—50人),能够获得“进士出身”的身份;“三甲”若干名(一般100—300人),能够拥有“同进士出身”。

注意,“同进士出身”的意思是“不是进士,但按照进士身份对待”;类似于“如夫人”只是“如同夫人”而已。

所以,“同进士出身”的官员一般比较忌讳自己的出身,不愿别人提及。

但是,“同进士出身”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只是名次靠后而已!那么,同为“进士”,“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之间有何区别呢?根据《清史稿》的记载,“进士及第”的三人和“进士出身”的第一名,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进修,而且能够立马获得官职晋封,基本等于“带级别”进修。

其中“状元”可以直接授予从六品“修撰”、“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授予正七品“编修”,“二甲第一名”则被直接授予从七品“检讨”。

剩余的“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还需参加考试——“朝考”,“朝考”通过后才能进入翰林院,和前四位已经拥有官职级别的进士一块进修;“朝考”不通过,就只能被外放知县一级的地方官或者六部属官等基层官员。

在“朝考”的过程中,“进士出身”较之“同进士出身”拥有更高的通过率,因为“殿试”的名次可以给“朝考”加分。

一般情况而言,“三甲”50名以后能够进入翰林院的几率就几乎为零。

清朝的“翰林院”基本等于“储备干部培训班”,向来有着“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拥有“翰林出身”可问鼎殿阁或者位列封疆,仕途前景极为广阔。

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同进士出身”早在“殿试”刚一结束的分配过程中,就已经输给了“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

翰林院的进修结束后,三种进士被授予的具体官职也有着巨大区别,我们以具体案例予以说明。

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也就是“进士及第”的典型代表。

咸丰八年,翰林院进修结束后被授予“陕甘乡试副考官”,而后直接升任“陕西学政”。

李鸿章,道光二十七年“二甲第十三名”,也就是“进士出身”的典型代表。

道光三十年,翰林院进修结束后被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曾国藩,道光十八年“三甲第四十二名”,也就是“通进士出身”的典型代表。

道光二十年,翰林院进修结束后被授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

由此可见,“殿试”名次不但确定了携带一生的功名身份,还几乎直接确定了仕途起点;当然,“进士”身份的不同也代表了仕途起点的不同,纵观有清一朝,有“状元及第”出身的内阁首辅、领班军机于敏中,也有“进士出身”的文官之首、晚清大佬李鸿章,更有“同进士出身”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

所以,“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之间的区别虽然明显,但真正能够决定未来仕途高度的关键因素还在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参考文献:《清史稿·选举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580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