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对吗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对吗,第1张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对吗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如何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如何判断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似乎是很多妈妈圈流传的一个标杆,很多妈妈因为自己宝宝超前发展而沾沾自喜,另外一些妈妈又因为自己宝宝滞后而忧心忡忡!其实“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是老一代流传的谚语,在以前没有医疗体检的时候,常常作为衡量宝宝发育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现在是否还适用呢?如果不达标宝宝是不是就发育不正常呢?这句谚语目前在宝宝大动作发育的评判中,依然有参考意义,毕竟是代代相传的老话,势必有它的合理性,而且这句话与现代医学理论基本一致,所以可以作为宝宝大动作发育的评判标准,当然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我们要从多方面评判,不单单是大动作发育,还有身体发育、语言发育两个方面!1、身体发育每个月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都会随着成长发育而增长,国家有规定的免费体检项目,其具体项目包括身高、体重以及头围检查,宝妈在体检时间按时带宝宝去体检,体检医生会判断出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除去体检时间之外的时间,宝妈可以根据以下身体发育标准表自判,只要不偏离正常范围值就表明宝宝发育正常。

如果身体发育不达标的宝宝,宝妈要及时给宝宝增加营养,保证宝宝的身体发育营养所需!2、语言发育宝宝从刚出生无法言语, 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到两三个月嘤嘤呀呀,再到咿呀学语,用手指物,单音发声,最终能言会语,都有规律可循,只要在成长过程中不偏离正常的范围值,就表明宝宝发育正常!如果宝宝语言发育滞后,那么宝妈应该协助、引导宝宝,多与宝宝沟通交流,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3、大动作发育抬头、翻身、坐、滚、爬、走等都属于宝宝的大动作,其发展规律与“三翻六坐七滚八爬”的谚语基本一致,所以平时宝妈可以通过这句谚语,对宝宝的大动作发育进行判断,当然每个宝宝的发育都有其个体差异,所以只要不偏离正常值,就表明宝宝发育正常!如果宝妈发现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滞后,应该帮助、协助宝宝,在宝宝发出大动作指令的时候适当的帮助他,让他更快的掌握方法,完成飞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祝宝宝健康成长!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这句话说的是孩子大运动发展的平均时间,很多第一次当妈妈的人总会把这句话当做一个标准,比如孩子已经3个月了还不翻身,是不是发育迟缓?孩子六个月了怎么还不能独坐,是不是发育迟缓?尤其是和自己同龄的宝宝已经可以熟练掌握某些技能,妈妈们就会焦虑到不行,难道自家孩子真的发育迟缓?很多家长都是过度紧张,婴儿发育有自身的发育标准,千万别盲目的把发育晚当做是发育迟缓。

大运动的发展的规律从上到下,婴儿大运动的发展规律遵循从上到下的规律,最早发育的是头,其次是躯干,最后是四肢。

婴儿最早大运动是胎头,这个技能在出生后两个月就可以做到,随后是翻身,坐起,开始学会使用手臂,最后学会手部和足部运动,最后直立行走。

也就是一个孩子不会抬头一定是不会走路的。

从近到远。

以身体中部为起点,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

比如上身的大动作是从肩膀和手臂开始的,其次是肘,腕,手,手指。

由大到小。

孩子的运动会先学会大肌肉收缩引起的大运动,之后才能学会小肌肉收缩引起的小运动。

阶段性和联系性。

阶段性指孩子的运动发现都会在某一刻特定时段,比如三翻六坐,三个月翻身,六个月开始坐。

连续性指的是孩子运动发现需要遵循一个接一个的规律,不可能没有坐先学会了爬。

大运动发展的过程1个月,婴儿的胳膊和腿总是喜欢屈状,两手握拳,这个时候孩子趴在床上,头只能短暂的离开床几厘米。

2个月,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放松开,可以有意识的抓住小玩具,喂奶的时候立刻会做出吮吸的动作,趴在床上头可以离开床面,头可以在身体的支撑下抬得时间越来越久。

3个月,趴着可以把头抬起来,竖抱脖子不在摇晃,仰卧的时候四肢上举,还不一定能翻身,不过在大人的帮助下可以从侧卧翻到俯卧。

4个月,宝宝的脖子越来越有力量,趴在床上的时候可以撑起整个上半身,头可以抬起到90度,眼睛可以主动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大部分的宝宝会在4个月掌握从仰卧到俯卧的翻身技巧。

5个月,大部分宝宝直到5个月开始,才能够熟练的开始掌握从仰卧到俯卧。

不需要任何帮助,这个时候逐渐练习靠坐,不过大部分宝宝坐不稳。

6个月双手扶在宝宝腋下,他可以在大人腿上进行跳跃,可以独坐,但是不稳,尤其会倒向后方,所以可以在孩子腿前放一个玩具来支撑,也可以在后背放东西靠。

7个月,独坐的时间越来越长,可以从趴的姿势转变为坐姿,开始爬行。

不过很多宝宝开始爬行是腹部用力,就像青蛙一样,甚至有些宝宝还没有前进,先开始倒着爬。

8个月,完全可以独坐,坐的时候身子可以180度来回转。

开始学会手膝爬行。

9个月,爬行时可以随意更换方向,爬行的距离越来越远,能够从爬到坐,从坐变爬。

已经不满足于平面爬行,可以爬上沙发或者矮床。

10个月,开始扶站,扶物行走。

11个月,能够独站几分钟,走路早的宝宝已经可以不扶独立走上几步,不过因为不稳会频繁的摔跤。

12个月,宝宝完全可以开始自己独立行走,不过偶尔还会自己摔跤。

上面是1岁内的婴儿大运动发展过程,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孩子大运动发展不一定遵循以上时间表,不过大运动的发展比平均时间最迟不要落后超过3个月,超过3个月可能是孩子发育迟缓。

比如应该3个月翻身,但是很多孩子五六个月才开始,也算正常,但是过了半岁还不会翻身就要小心了了。

精细运动发展过程婴儿的精细运动以手指发育为主。

3玩手,指0-3个月宝宝开始学会玩自己的手,虽然大部分宝宝的手还是呈拳头状。

3个月后开始无意识抚摸。

也就是孩子孩子的手开始张开,无意识会抚摸襁褓,或者抱着自己的妈妈,或者无意中碰到的东西。

这种抚摸动作被认为孩子开始了一种认识活动。

4-6个月,开始随意的抓握动作,这标志着孩子手部动作有了重大发展。

因为想要抓住玩具除了要张开手,还需要手眼协调,因为孩子需要把玩具从一堆事物中分化出来。

7个月后,双手开始协调动作,孩子开始从一只手抓,变成两只手抓,两只手还可以相互传递。

9个月开始,婴儿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细小的物品,比如手指食物,比如一个圆球。

婴儿手指动作越来越精细,代表着孩子智力发展的越来越好。

因为手部运动的发育能够促进脑结构和功能的成熟,可以促进孩子认知系统的发展。

所以宝宝的精细运动越熟练越好,虽然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都是被写在基因里的,但是孩子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时间却是可以被改变的,那就是家长后天的引导,所以婴儿的发育不仅和孩子有关,更和主要抚养人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593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