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在哪

暨南大学在哪,第1张

暨南大学在哪 暨南大学
学校简介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1906年,“暨南学堂”创始于南京;后迁沪上,1927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起,转徙上海租界和闽北建阳;1946年复归上海;1949年8月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合并;1958年重建于广州;“文革”间停办八载;1978年再复于原址;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钟山黄浦,武夷珠水。斗转星移,百年即逝,2006年11月,“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将迎来她的世纪庆典。百年历程,曲折而不凡;百年奋斗,可歌而可贺。
现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任学校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胡军教授任校长。
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02年,学校通过“211工程”“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立项,确定以中国语言文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中外关系与华侨华人、产业经济与金融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生物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生殖科学与计划生育6个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设有20个学院,44个系,80个研究机构和68个实验室,61个本科专业;13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5个招收和培养博士的专业;是招收和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学硕士(MPAcc)、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 、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单位;同时也是全国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临床医学 、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水生生物学) ,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615.4亩,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270.02万册。学校设有6所国家级三甲附属医院,即广州华侨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1所专科医院即深圳眼科中心,1所直属医院即深圳华侨城医院。8家医院共有职工6040人,病床4222张。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已同世界五大洲70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它们遍及世界五大洲美国、巴西、秘鲁、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学校在香港和澳门分设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教育基金会。
历史上暨南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曾有过马寅初,郑振铎、梁实秋、王亚南、周谷城、钱钟书、周建人、夏衍、许德珩、胡愈之、严济慈、楚图南、黄宾虹、潘天寿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现今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职教师15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27人,教授289人,副教授512人。
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23892人, 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67人,本科生16043人 。在校的华侨、港澳台和外国学生达10270人。学校学风浓郁,人文荟萃。其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 、李岚清,知名人士江上青,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前会长陈共存,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王学萍、徐乐义、钟阳胜、佀志广、马有恒等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著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可谓人才辈出,享誉中外。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在新的世纪,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海内外校友将继续弘扬“爱国爱校,团结奋进”的暨南精神,树立“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历任校长
暨南学堂创办人 端方
暨南学堂堂长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郑洪年 (1907-1909.1,1927.6-1934.1)
暨南大学学堂堂长 杨熙昌 (1909.1-1911.10)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赵正平 (1918-1920夏,1921秋-1925夏)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柯成懋 (1920夏-1921秋)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姜琦 (1925秋-1927夏)
国立暨南大学代代校长 沈鹏飞 (1934.1-1935.7)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何炳松 (1935.7-1946.5)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李寿雍 (1946.6-1949.5)
暨南大学校长 陶铸 (1958.6-1963.1)
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廖承志 (1963.2-1970.3,1978.6-1983)
暨南大学校长 陈序经 (1963.1-1964夏)
暨南大学校长 杨康华 (1964.3-1970.3,1979.8-1983.10)
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荣毅仁 (1985.1-1994.1)
暨南大学校长 梁灵光 (1983.10-1991.6)
暨南大学名誉校长(1991.6至今) 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1994.1至今) 钱伟长
暨南大学校长 周耀明 (1991.6-1995.12)
暨南大学校长 刘人怀 (1995.12-2005.12)
暨南大学校长 胡军 (2005.12-至今)
暨南大学校训的出处及含义
我校校训“忠(zhong)信(xin)笃(du)敬(jing)”四个字的出处十分古老。《论语·卫灵公》篇记载说:孔子的学生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翻译成现代汉语,即是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即使到了别的国家,也行得通。言语欺诈虚伪,行为轻浮狂妄,就是在本乡本土,难道行得通吗?”其内容包括了“言”和“行”两个方面,也就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全部内容,是很全面的。
“忠信笃敬”是高度概括的抽象的道德观念,数千万历史文化的积淀,使它们大致具备了以下的意义内涵:
忠:有忠诚、不贰、尽心、无私等意义。
信:有诚实、不欺、道义、真确等意义。
笃:有厚实、真诚、牢固、专一意义。
敬:有恭敬、严肃、尊重、谨慎等意义。
这四个字的意义有交叉,也可以组合使用,更可以与别的字组成新的具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变化很多,富于生成能力。
“忠信笃敬”四字,除了继承其原有积极的道德含义以外,可以屏除其部分过时的内容,还应该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容,这是毫无疑义的。“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学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在标志的设计上,字母“JNU”构成一艘中国特点的帆船。“船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船体厚实,富有文化承载力度,线条连接充满动感,体现暨大的薪火相传、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也寓意暨南大学扬起风帆,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意念;同时标志的视觉中心是图案化寿字文“南”字,传神地反映中华传统的文化。标志将字母和中文有机结合,认读性强,见解鲜明,线条流畅,气运平衡。标准色采用大海和天空大自然的颜色:蓝绿色,寓意暨南大学历经百年,依然蓬勃焕发着茂盛的生命力;整体更和谐统一沉稳大气,吻合暨南大学忠信笃敬,悠久历史、学术严谨活泼的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69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