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的问题

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的问题,第1张

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的问题 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新闻学专业排名出炉
最新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刊登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连续5年蝉联前3名。进入前10名的大学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第4名、复旦大学第5名、南京大学第6名、华中科技大学第7名、中山大学第8名、武汉大学第9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10名。
与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较,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继续以明显的优势领先全国其他大学,清华、北大、浙大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前三名。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后,新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上升到第4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由第4名下降到第5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由第5名下降到第6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保持第7名不变,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由第10名上升到第8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由第8名下跌到第9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进入前10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跌出前10名。
中国现有52所普通高校设有研究生院,《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的评价范围含不设研究生院的各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处、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研究生学院等,共计466所大学(不含党校、军校、第十批硕士点单位)。此次《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的《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包括各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实力排名、自然科学排名、社会科学排名;以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共11个学科门的排名;80个研究生一级学科、371个研究生二级学科(含部分大学自设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的排名。综合排名反映各大学研究生院的综合实力,学科排名反映研究生院各个学科的实力。全部评价结果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7考研择校指南》。
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e69da5e6ba907a6431333236393037学科门(也称学科门类)是最高父系统。学科门共有12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在研究生学科目录中,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80个(不含军事学);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68个(指研究生学科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且不含军事学)。
自2000年开始,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每年发表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年度评价。《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是该课题组的第7份年度评价报告。武书连认为,相对于综合实力的对比,研究生院各个学科实力的对比更重要,因为一般情况下,考生报考的是研究生二级学科,社会录用的也是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研究生二级学科通常也称为研究生专业。
新闻学一级学科的学科代码是0503,下设2个二级学科。
下表是新闻学一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的2个二级学科B+及其以上等级的学校排名。
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新闻学2个二级学科排名
1、新闻学排名 学科代码:050301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中国人民大学
A++
050301新闻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2
中国传媒大学
A++
050301新闻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A++
050301新闻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4
复旦大学
A+
050301新闻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5
武汉大学
A
050301新闻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6
暨南大学
A
050301新闻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7
四川大学
A
050301新闻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
B+
050301新闻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2、传播学排名 学科代码:050302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复旦大学
A++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2
中国传媒大学
A++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3
清华大学
A++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A+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5
武汉大学
A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6
上海大学
A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7
厦门大学
A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北京大学
B+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浙江大学
B+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华中科技大学
B+
050302传播学
050300新闻传播学
05文学
二级学科排名使用名次加等级的方式排列;B+级及其以下相同等级排名不分先后。等级共分11个:A++级、A+级、A级、B+级、B级、C+级、C级、D+级、D级、E+级、E级。更高的级别意味着更高的学术水平。
对中国大学及其各个学科、专业进行评价是十分困难的工作,特别是对研究生二级学科的排名至今只有《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一家完成。所有排名和等级仅供参考。《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欢迎各方面来电来函提出批评建议,欢迎同行质疑、商榷、补充、指正。
有关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具体排名情况和各大学各学科的排名、等级,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7考研择校指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010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