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的论文

如何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的论文,第1张

如何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的论文 伟大民族的发展,不仅需要音乐文化的陶冶,也需要对广大民众的音乐素养进行培养,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推进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音乐与人类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对于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出一支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363373733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校所进行的音乐通识课教育就是一种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可以起到缓解学习气氛、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是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原动力。
一、音乐素养的含义
对于音乐素养的理解,我们要将素养分开来解读,素是指音乐素养,养是指音乐修养,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功底,同时对于音乐还要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的陶冶可以使得人们感到轻松愉悦,缓解紧张心情,通过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涉略,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品味,有助于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加强广大民众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地位
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当代的社会教育以社会需求以及人的实际发展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保障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当代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高校开展音乐教育不仅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高校音乐通识课教育的作用
1、通过高校音乐通识课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天赋,指导者人们社会活动的进行,世界上每一件物品的创造都是人类想象力的体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高于知识,对于人类发展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知识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美育功能,高校通过开设音乐通识课让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旋律、曲式结构、表现手法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音乐创造者通过音乐作品与听众达成共鸣,使得听众能够对于音乐作品的内容及画面进行想象,让学生通过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开发,有助于其创造力的的培养。
2、通过音乐通识课可以使得学生人格得到完善。音乐与人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通过音乐可以对于人进行教育,所以音乐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音乐是音乐创造者对于实际生活的反应,表达了创造者对于生活的实际领悟,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感情,通过音乐作品的传递于听众形成感情上的共鸣,使得人们可以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分辨能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喜欢追求新奇事物,性格较为敏感浮躁,所以需要利用音乐对其教育,利用艺术的魅力对其进行熏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完善其人格,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3、利用音乐通识教育可以调节心态。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的压力逐步增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社会竞争极易对其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对其心理发展造成影响。不同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导致其心理成熟程度不一样,抗压能力也不一样。音乐通识教育可以利用音乐促进人脑半球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人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受到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的心理素质要优于没有受到过音乐教育的人,所以为了使得当代大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开设音乐通识课,对其进行音乐熏陶,提升其音乐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四、当前高校音乐通识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单一。虽然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陆续开始了音乐通识课,但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较为随意,没有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在所设置的课程中,以西方交响音乐的欣赏为主,这是一种单一的课程设置,缺乏对于我国具有民族特色以及世界范围内优秀音乐的关注,只是关注一种单一的音乐形式,不能够对于音乐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当前从业与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人员大多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或来源于优秀的音乐表演团体,具有较为扎实的音乐专业功底,但是对于教育方面的知识却是尤为欠缺,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在实际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大多数音乐教师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综合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够对于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直接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3、缺乏课外实践。课堂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得到升华与发展,当代音乐教育知识注重于课堂知识的教育,不注重课外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没有展现特长的地方,打击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五、如何通过音乐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
1、引入新式教学手段。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学模式陈旧,打击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发展时期,引入新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将原有的静态教学模式动态化,通过画面、声音的配合将教学内容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起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后期的音乐学习提供原动力,提高音乐造诣,提升音乐修养。
2、大力推崇高雅音乐。通过对于高雅音乐的推广,可以使得当代大学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原有的落后的音乐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了,所以要大力推广高雅音乐,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活追求,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大力发挥高校音乐教师的能动作用。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责任感,不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欣赏音乐作品是主要的课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于音乐通识课重视力度不够,阻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学会发现美,并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对于学生发展进行引导,逐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通识课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 语
高校音乐通识课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大对于高校音乐通识课的重视力度,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在优秀的艺术氛围的熏陶下,让当代大学生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大学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18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