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珀斯没有月亮

为什么珀斯没有月亮,第1张

为什么珀斯没有月亮 国名: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首都: 堪培拉
面积: 7,692,000平方公里
人口: 2156万人(2009年1月)
语言: 英语,土著语言,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货币: 澳元
民族: 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95.2%,亚洲人1.3%,土著人1.5%,其他2%。
宗教: 25%的国民没有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他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国家元首:澳大利亚的名义国家元首是英联邦元首,即英国国王(或女王),由英王任命澳大利亚总督为其代表。现任英王为伊丽莎白二世。
附图是澳大利亚国旗、地图、国徽、以及经常被作为澳大利亚地标的悉尼歌剧院(歌剧院背景为悉尼海港大桥)。
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第三,指数:0.957
国家象征
国旗:旗地为深蓝色,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旗地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澳大利亚能看得最清楚的星座)。
国徽:澳大利亚国徽左边是袋鼠,右边是鸸鹋,这两种动物均为澳大利亚所特有,中间是一个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分别象征国家的六个州。红色的圣乔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只狮子、四颗星),象征新南威尔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蓝色的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红色狮子象征塔斯曼尼亚州。盾形上方为一枚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底部的绶带上有英文的“澳大利亚”。
国庆日:1月26日(1788年)
国花:金合欢 (Golden wattle, 拉丁文学名:Acacia pycnantha)
不少以讹传讹的资料说,澳大利亚的国树是桉树,国鸟是琴鸟,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透过其官方网站声明,澳大利亚至今(2008年)并无任何官方认可的国树、国鸟或国兽。澳大利亚政府是晚至1988年8月才宣布金合欢为国花,至今为止并没有作为国家象征的动物和鸟类。
历史概况
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Australia 来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总数是41万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有关史料记载,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262343764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
联邦政制
英国人不断移居后,在澳大利亚逐渐建立起六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区(现在成为了澳大利亚六个州,可理解为六个省),继新南威尔士、塔斯曼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到1900年之前,当时的六块地方使用同样的货币(英镑与便士),但各自为政,甚至各自发行邮票,仿佛六个国家一般。各殖民区之间和睦相处,联系也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六个殖民区统一成为联邦,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原来的六个殖民区遂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1927年,澳大利亚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但澳大利亚总督实际上不干预政府的运作。澳大利亚政府为联邦制,共有六个州及两个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各州设有州长,负责州内事务。澳大利亚政府由众议院多数党或党派联盟组成,每届政府任期三年。内阁是政府的最高决策机关,现共有三十名部长。国家最高的行政领导人是总理。
澳大利亚现在有大小政党几十个,主要政党是工党和自由党。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ur Party)1891年成立,为澳最大政党,与工会关系密切,主要代表劳工阶层利益,自1940年以来曾12次执政,现任领袖陆克文(Kevin Rudd),也是现任的澳大利亚总理。自由党(Liberal Party)1944年成立,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联合党。主要代表工商业主利益,曾多次执政。1996年至2007年,自由党连续执政十一年半,并成功带领澳大利亚从19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走向经济繁荣。其他小党有国家党(National Party)民主党、绿党、家庭第一党、无核澳大利亚党、进步联盟党和澳大利亚共产党等。
地理气候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一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长期呈干涸状态。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实际上被沙漠覆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然而,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各种矿产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的财富。
澳大利亚的平均年降雨量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匀。最干旱的地区是艾尔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湿润的地方是东北热带地区和塔斯曼尼亚州西南地带。澳大利亚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带。澳大利亚人各地的气候很不相同。大陆北部地区是湿润的热带气候,东部中央地区和西部沿海有温暖而不太炎热的气候,而大陆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亚州则较凉爽。整体而言,澳大利亚各地都有温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内陆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气温曾高达摄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气温最低纪录为摄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亚气候比欧洲或美洲温和,尤其是北部,气候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相近。在昆士兰州、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一月份(仲夏)的温度白天平均为摄氏二十九度,夜间为摄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气温分别约为摄氏二十二度及摄氏十度。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曼尼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气温约摄氏二十六度,夜间为摄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则分别为摄氏十五度及摄氏七度。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
风土人情
澳大利亚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东方人的矜持。他们兴趣广泛,喜欢体育运动,如冲浪、帆板、赛马、钓鱼、地滚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橄榄球(Rugby)及游泳等都有众多的热衷者。
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也称原住民),仍然保护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以狩猎为生,“飞去来器”(boomerang)是他们独特的狩猎武器。他们很多仍居住在用树枝和泥土搭成的窝棚里,围一块布或用袋鼠皮蔽体,并喜欢纹身或在身上涂抹各种颜色。平时仅在颊、肩和胸部涂上一些黄白颜色,节庆仪式或节日歌舞时彩绘全身。纹身多为粗线条,有的像雨点,有的似波纹,对经过成年礼的土著人来说纹身不仅是装饰,而且还用以吸引异性的爱慕。在狂欢舞会上,人们头戴五彩装饰,身画彩纹、围着篝火跳集体舞。舞蹈和绘画都很纯朴,多反映狩猎生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土著居民渐渐离开部落,搬迁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亚有优惠土著居民的各种政策,包括在房屋、就业、福利各方面为他们投入现代生活提供各种必要的协助。在旅游区,土著居民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是世界各地游客搜罗购买的物品之一,这都是土著居民的收入来源。
无拘无束:澳大利亚人的最好概括
澳大利亚有特别浓厚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人们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称呼名,不称呼姓),老板和员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如是。在两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见穿笔挺西服的白领人士或白领丽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筑物门前的台阶上吃简单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热狗,白领人士坐在街上吃便当,同样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样的场面在东京或香港这样的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澳大利亚人文明有礼,乐于助人。在人流稀少的街上行走的话,人们即使互不相识也会打招呼和问候。如果手拿一袋水果在街上行走,袋子不巧破了,水果滚在地上,周围的人会马上帮忙捡起来,送还你的手上,还会有人给你找来一个好的袋子或者盒子或者什么可以救急的替代品,这就是澳大利亚。
交通运输
澳大利亚交通十分便捷,飞机、火车和汽车是旅游主要的交通工具。
机场:澳大利亚主要的国际机场分布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荷伯特、阿德莱德、凯恩斯和达尔文。
航空: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澳门、香港、台北都有航班飞往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布里斯班、墨尔本和悉尼。开辟这些航线的航空公司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澳大利亚昆达士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香港的国泰航空公司和中华航空公司。抵达澳大利亚后,可乘坐澳大利亚的国内航机到各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火车:火车连接着各主要城市。连接各州首府的长途火车为设施先进的空调车,大都设有卧铺车厢和餐车。购买火车套票作长途旅行不仅价格合理而且可以灵活使用。主要的火车套票有澳大利亚铁路套票(Austrailpass)和澳大利亚铁路纵横游套票(Austrail Flexipass)。
汽车:有发达的公路网。各州首府间有高速公路相通,绝大多数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
经济概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排名中列第11。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澳大利亚的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来,澳经济经历了重大结构性调整,旅游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目前已达到70%左右。
近年来澳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3.2%,从1997年至今的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3.6%。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民储蓄率偏低,澳大利亚在1980年代初期受国际外部环境影响,曾经历经济衰退,1992年的失业率曾高达12%,经过政府和国民的不懈努力,过去十多年澳大利亚的经济持续好转,政府财政扭亏为盈,随着政府出现财政盈余,澳大利亚自2001年开始每年逐步降低个人所得税,失业率下降到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亚主要的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 7730亿美元(2007年度)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300美元(2007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3% (2007年度)
失业率:4.2% (2007年10月)
货币汇率:1澳元=0.66美元 (2009年1月)
【工业】澳大利亚的工业以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2004/2005财年矿业产值340.4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制造业产值883.24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6%。建筑业产值537.1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农牧业】澳大利亚农牧业很发达,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2004/2005年度,农牧业产值达231 .68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2004年农牧业就业人数34.6万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务业】服务业是澳大力亚经济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部门,2004/2005年度,服务业产值5954.46亿澳元,占澳国内生产总值的65.3%,就业人数69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4%。服务业中产值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别占服务业总产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间,服务业实际增长22%,其中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增速最快,分别比5年前实际增长31%,年均增长率为6%。其次是通讯服务业,实际增长29%,年均增长率为6%。增长最慢的行业是教育,实际增长9%。
【对外贸易】澳大利亚对国际贸易依赖较大。2004/2005财年澳外贸总额3501.5亿澳元,约占GDP的42%,同比增长12.7%。贸易逆差为255亿澳元,同比减少14亿澳元。其中出口额1623.08亿澳元,进口额1878.42亿澳元。出口总额中,商品出口约占76%,服务贸易出口占约24%。澳大利亚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中国、美国、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德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
【自然资源】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澳渔业资源丰富,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有3000多种海水和淡水鱼以及3000多种甲壳及软体类水产品,其中已进行商业性捕捞的约600种。澳最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q鱼、扇贝、蚝、牡蛎等。
【旅游业】旅游业是澳大力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2/2003年度,旅游业产值达320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2%。近10年来,海外游客来澳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只占澳旅游业产值的约四分之一,国内游客仍是旅游业的主导。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游客474.59万人次,收入167亿澳元,约占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有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黄金海岸和达尔文等。
【驰名特产】澳大利亚特产包括澳宝(Opal, 澳大利亚特产宝石)、羊皮、牛皮、绵羊油、葡萄酒(红酒和白酒)、动物玩具、原住民艺术作品、艺术画作等。澳大利亚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国际主要的xyk。
科技文化与教育
【文化教育】
澳大利亚中小学及职业学院由各州或领地的教育部负责管理,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大学则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凡澳大利亚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均享受免费的中小学教育。澳大利亚很注重教育,全国有42所大学及230多所专科技术学院。这些大学和学院几乎都是公立学校(私立大学只有两家),教育体系各州略有差别,但都由联邦政府控制管理,所以能保持平均也较高的教育质量。各学校的学历文凭各州相互认可,澳大利亚的学历资格被世界各国广泛承认。
澳大利亚的教育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准。这个人口前几年才突破2000万的国家,已先后有六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所有的澳大利亚学校教育都是根据个体的需要、能力与兴趣而设,使得每个学生都得以发挥其个人各方面的潜能,并能运用于各行各业。
澳大利亚教育系统可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一)中小学;(二)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构成的职业培训系统;(三)为海外学生提供英语课程的英语补习学校(ELICOS);(四)开设商业、饭店管理、航空驾驶等职业课程的私立学校; (五)大学。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大致承袭英国的系统,小学6年(即1-6年级);中学6年(7-12年级,不分初中高中);专科2-3年;大学3年。依据科系的不同,其修业年限也有差异,例如:文、商、理科3年,工科4年,法律4年或5年,医科6年。一般要进入专科以上学校进修者,必须完成12年教育。澳大利亚学生在12年级毕业后若想继续进修,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以实务课程为主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第二,具有学术理论性质的大学课程。申请资格以12年级的毕业会考成绩为依据。
【宗 教】澳大利亚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各种宗教信仰,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等在这个国家并存。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在澳大利亚存在的宗教信仰约100种之多。根据澳大利亚的平等机会法,任何人不会因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有何种宗教信仰而受到歧视。过去的二十年,澳大利亚信仰宗教的人数逐渐减少。2001年的普查数据显示,25%左右的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总人口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它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尽管有宗教信仰自由,教会还是渗透到澳大利亚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力很大。在澳大利亚各大小城镇,雄伟的教堂建筑多不胜数。澳大利亚三分之二的私立中小学是由罗马天主教教会开办的,由于富有的家庭喜欢把子女送往私立中小学,因此天主教或者教会学校对澳大利亚青少年一代有相当的影响力。
在平日生活中,教会既竭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信众,教会也尽力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困难。找房子、寻工作、觅恋爱对象、诉心中烦恼、求车搬家、唱卡拉OK,跳舞娱乐、烧烤郊游、凑够打麻将的人数,都可以通过教会或者在教会认识的人来解决。从某程度来说,澳大利亚教会的不少功能,有点类似中国的居委会、工会、妇联和街坊邻居的作用。
对华人移民来说,教会往往是他们认识澳大利亚的途径之一。即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教会也总是欢迎。华人的教会往往有厨房和吃饭的地方,活动时有很多志愿人士帮厨,不少人还从家中带来家常小菜或家乡特产。礼拜后、查经前,大家熙熙攘攘的吃喝玩乐,说短论长。在礼拜天吃饱喝足之后,大家还组织各种娱乐活动。所以,到教堂走走,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多元文化】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文化的必然特性。移民不仅让澳大利亚维持人口增长,而且改善了人口老化。移民和多元文化为这个国家注入了活力。澳大利亚政府鼓励不同种族或民族的居民,包括土著人,在家里或公共场合象使用英语一样地使用他们的母语,也鼓励任何背景和任何民族的人们保留他们自己的文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各领地的政府甚至提供各种援助和津贴,去奖励发展多元文化的人士、团体和组织。
从主流文化角度而言,澳大利亚属西方文化;它的生活方式与西欧和北美相似。澳大利亚的生活大多是轻松而友善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都喜欢这里充满机会的生活。
尽管澳大利亚常常被描绘成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事实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市区的文化和大都会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
澳大利亚人喜欢喝啤酒,闲暇时光尤其是周末,许多人喜欢联朋约友到酒吧饮酒谈天、欣赏音乐,或者到公园烧烤游乐。澳大利亚的城市都给人开阔的感觉,有很多开阔的公园和绿地点缀其间。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的公园是免费的,公园连围墙也没有,四面八方都是进出公园的小径。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人们带入城市近郊的国家公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184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