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文学人大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好就业吗?

人大文学人大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好就业吗?,第1张

人大文学人大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好就业吗? 盛世清北的老师为您提供了人大人文学院一些专业课及就业前景分析,希望能够对所提问题有所帮助
文学院文艺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学科起步于1959年创办的“文研班”,由周扬任名誉主任、何其芳与何洛为主要负责人。人大文研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文艺理论学术骨干。1984年该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年被定为教育部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开放以来,在陆贵山教授、陈传才教授、周忠厚教授、章安琪教授和成复旺教授等学者的带领下,该学科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学基本理论、西方文论和古代文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几代学人的长期努力,该学科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路向与风格。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文艺理论与美学
2、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3、文化研究与批评
三、研究内容
1、文艺理论与美学方向主要研究文艺学的基础理论、文艺美学与中西文学批评史;2、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理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史与当代形态;3、文化研究与批评方向主要研究当代文化现象与理论。
四、专业培养目标
1、硕士生培养目标
培养有较广的文艺学专业知识、有较好的文艺学学养、有初步的从事文艺学科研与教学能力的人才。
2、博士生培养目标
培养有广博的文艺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深厚的文艺学学养、有独立从事文艺学科研与教学能力的人才。
五、师资队伍
目前本专业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
六、学术交流
该学科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有密切的合作,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频繁。目前该学科主办的刊物有《马列文论》、《问题》、《文化研究》,主编的刊物有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七、主要的专业课程
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有: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文艺学基本范畴、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古代文论研读、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化研究经典研读等。博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有:文艺理论的知识谱系与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知识谱系与基本问题、文化研究的知识谱系与基本问题、中外文论专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专题、文化研究专题等。
八、毕业生去向
该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主要去向是大学、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和行政单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
二、本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本专业有语言学理论研究、句法语义研究、音系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计算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独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论素养、能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本专业由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同志于50年代亲手创建,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曾长期担任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工作过的老一辈著名学者还有瞿霭堂、谢自立、郭锦桴先生等。近年来,本专业已顺利完成了学术队伍的新老更替,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已担当起学科发展的重任,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贺阳教授的间接语言接触研究和句法语义研究、劲松教授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李泉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陈满华教授的普通语言学、语法学研究都已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本专业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主要有“北京话研究”、“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平台?名词槽关系研究”、“间接语言接触的个案调查与理论研究”、“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体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等。
本专业1981年即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招收培养30届、150多名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读博士生10余名,已获得博士学位的8名。本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可以为有志于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7人,现有贺阳教授、劲松教授、李泉教授、陈满华教授等博士生导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
五、导师介绍
贺阳教授,1955年生,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接触研究、句法语义研究。先后发表《北京牛街回民的北京话调查》(1992年)、《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1992年)、《汉语完句成分试探》(1994年)、《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统计分析》(1996年)、《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2004年)、《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2004年)、《现代汉语DV结构的兴起及发展与印欧语言的影响》(2006年)等数十篇论文和专著《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目前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劲 松教授,1956年出生于北京,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当代北京话及普通话规范问题,侧重研究北京话和普通话的语音现象,如语调、轻声、儿化韵等。2、语言学理论研究,侧重于音系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主要著作:《马学良学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名家学述》(与瞿霭堂合作),《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与瞿霭堂合作),《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等。
李泉教授,1962年生,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句法语义研究。先后发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单音形容词祈使句及相关的语法化问题》等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2004年)。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单音形容词句法语义研究”。
陈满华教授, 1963年生,文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语法学,先后发表《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从构式“爱谁谁”看句法异质现象》、《“X哪儿来的?”与“哪儿来的X?”的构式差异及相关问题》、《汉语习语互文及其构式解读》、《由背景化触发的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等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 《安仁方言》、《汉语事实的描写和考察》、《体词谓语句研究》等。
六、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与国外高校有着广泛的交流,先后有近10名教师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活动,并经常邀请海外学者开设学术讲座和进行学术研讨。
七、毕业生就业去向
博士和硕士主要就业去向是国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
八、主要开设课程
本专业硕士阶段的主要课程有: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语言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语法学、音系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等。
导师介绍:
陈满华、贺阳、劲松、李泉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介绍
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
二、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古文字学。主要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发生发展、历史传承;古文字字形构形系统;古文字用字规律;汉字与传统文化;古代语言文字典籍的校勘、标点、注释。
2、简帛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内容是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作者、时代、内容、传承关系;简帛文献的校勘、标点、注释;简帛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简帛文献字典、词典和字形表的编撰;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
3、敦煌吐鲁番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内容是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的校勘、标点、注释;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的理论研究;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的内容、传承关系研究;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字典、词典的编撰;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与简帛文献、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
三、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具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掌握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熟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文章的写作技巧。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单位、出版机构、图书馆、企业等部门独立地承担相关工作。
3、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研究生导师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承担着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五、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已往的毕业生均在北京就业;在新闻、出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有关工作。
六、主要专业课程
古文献学、《春秋左传正义》研读、《说文解字》研读、出土文献研读、敦煌文献研读、音韵研究、汉字研究。
人大戏剧戏曲学专业介绍
1、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其特色在于利用学校的地域(北京)优势、人才优势、清史-国学-文史哲复合基础优势,力求文献文本研究与国剧艺术实践研究相结合。本专业所在的国剧研究中心还聘请钮骠、余从、周育德、周华斌、廖奔等海内戏曲学界知名专家担任学术顾问。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艺术创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戏剧戏曲学科专门人才。
纪宝成校长向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萍教授颁发聘书
参加国剧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的专家学者嘉宾合影
3、主要研究方向:
国剧史论研究
本方向研究内容:主要是侧重于研究中国京剧艺术发展史与相关理论。
研究现状 中国京剧是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是经过元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乱d诸腔艺术嬗变之后的戏曲艺术的典型代表。对中国京剧艺术有了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把握中国戏曲的艺术整体特征。长e68a84e79fa5e9819331333337613836期以来,对中国戏曲的研究在古代戏曲文本研究方面已有很多成果,但在舞台演出的研究上,还有许多亟待开掘的空间,如近二百年的京剧艺术发展史,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解答;卷帙浩繁的清宫演剧档案,还当进行进一步专业、系统的整理;博大精深的表演艺术,究竟有哪些内在的特有规律(而不是西方戏剧艺术的特有规律),全面、科学的归纳总结还很不够。
研究侧重 对京剧舞台演出艺术史的研究,是本研究方向的一个特色,在学术上已有一些积累。主要学术带头人梁燕教授,长期从事戏曲史论、京剧史论的研究,尤其是有关国剧大师齐如山的研究在国内首屈一指。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梁燕教授发表了有关齐如山的编剧艺术、导演艺术、国际戏剧文化交流、国剧表演理论体系等一系列专题论文几十篇,出版专著《寒窗三叠》,取得了齐如山研究的开拓性成果,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好评。目前由她主编的《齐如山全集》(十一卷)已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她还主持北京市教委立项的《齐如山剧学研究》。梁燕教授以其在国剧艺术理论研究的突出成就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王政尧教授的《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以少为人所注意的清宫档案为对象,也是国内广受好评的学术著作。本研究方向在京剧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全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郑志良老师的昆曲研究源自曲学大师吴梅先生的再传,曾获南京大学“光华”一等奖学金、韩国“由泉奖学金”、日本“岸根奖学金”、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读者奖。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有《昆曲艺术大典》(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重点项目)、《徽商与明清文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朱万曙教授主持)、《清代古典戏曲总目》(台湾中央研究院华玮研究员主持)、《开埠通商与中国近代戏曲的发展》(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艺术类,独立承担)、《清史·文苑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蒋寅研究员主持)。
本研究方向还注重对中国京剧理论体系的建构研究。从本土出发,为京剧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将其推动纳入世界戏剧理论中(而非简单搬用西方戏剧理论研究京剧),将会为京剧的传承延续和对外推广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提出更广阔的平台。
培养方向 本研究方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史、哲多学科雄厚实力支持下,以国学本位的国际视野,将着力培养以京剧为主要着眼点的专业戏曲史论研究人才,充实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专业研究、管理、教育队伍。
剧场艺术研究
本方向研究内容:剧场(theatre/theater)艺术研究方向,其特色主要是对戏剧舞台艺术的全面研究,这是一门国际通行学科。中心特色是针对京剧表演体系、戏曲美学、观演关系做复合式、比较式的立体研究,是对传统戏剧艺术研究方法的拓展。
研究现状 戏剧中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布景、服装、道具、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欲望,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戏剧对社会生活的广泛真实的反映,可以使人们从中获得大量的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经验和信息,对人们知识的积累,思想境界的陶冶,性格品质的形成,完美人性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戏剧的各种 *** 作训练及风趣、睿智的语言,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思维方法,启迪智慧;戏剧的娱乐功能还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剧场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包含表演艺术、剧本创作艺术、戏剧音乐的结构和伴奏艺术、戏剧舞台人物造型与景物造型、剧场建筑的发展等。
研究侧重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孙萍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戏剧活动家,她在匈牙利的戏剧艺术创作,被欧洲国际戏剧家协会在德国命名为一个新的戏剧流派——“动作戏剧”。她与匈牙利裴多菲剧院合作的第一部动作戏剧是《圣·拉兹洛国王》。她把中国戏曲的旋律和唱法以及京剧的表演程式、武打技巧引入该剧,大大丰富了角色的表现力。她于1994年执导的《西游记》还荣获了当年度欧洲国际戏剧节最佳导演奖,在海内外艺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008年开始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剧海外推广工程”。
图为全国人大周铁农副委员长、全国政协郑万通副主席、纪宝成校长和京剧表演艺术家、理论家、教育家钮骠共同启动“国剧海外传播工程”。
另外,该方向还将聘请本校外国语学院的相关教师授课,其中,谢江南副教授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并为该校学生讲授东西方戏剧戏曲比较。她对于英国戏剧有深刻的见解,其学术成果“萧伯纳创作主题嬗变”(刊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 2期)、“萧伯纳喜剧创作探魅”(刊于《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年1期)都在业内具有领先地位。赵蕾莲副教授的《论克莱斯特悲剧“彭忒西里亚”的现代危机意识》(2006年9月1日,在韩国首尔“第三届日耳曼语言文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2006年10月1日,在德国魏玛参加“中德视角下的典范、标准与模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预计2007年6月出版)都是在境外发表的,目前正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研项目《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范方俊副教授的研究成果《洪深论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在学界也有较大影响。
培养方向 目前国外一流大学的剧场艺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编剧、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领域。本研究方向重视中西戏剧比较,目前可以与俄罗斯、德国、匈牙利、法国等国家的戏剧艺术进行比较研究。
戏曲文化传播研究
本方向研究内容:其特点在于其跨学科的意义。它将依托人民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雄厚实力,与外国语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汉语推广研究中心等校内学术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
研究现状 戏曲不仅仅是翻译成文本,而更重要的是注重立体的表演及戏曲教育的双向传播,因而在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影响下,中国本土文化的深化研究与对外推广就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目前,口述历史在中国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开始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对外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远不如西方文化;由于戏曲文化的特殊性,口述历史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绝不亚于文本研究,但相关的工作还缺少系统化和专业化。
研究侧重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孙萍教授具有近二十年的对外戏曲文化交流的经验。2000年初,孙萍同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尝试用纯粹的交响乐伴奏京剧清唱,开创了中西经典艺术交融的先河。基辛格、黑格等美国前政要、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悉数到场,陶醉在交响之声同神秘的东方古老艺术结合的奇特旋律中。2000年秋,孙萍同费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交响乐团商定排练交响乐伴奏京剧清唱。次年3月,即将访问中国的宾大交响乐团举办汇报演出,孙萍以美妙的嗓音演唱了《红灯记》和《杜鹃山》选段,再次征服了美国观众。也是在同一年,孙萍在宾大排演《白蛇传》,宾大音乐系主任创作了“水漫金山”一折的交响音乐,20多场演出都获得了台下观众强烈的共鸣。2008年奥运前夕,孙萍教授还和华旗爱国者集团共同合作,主编妙笔版《京剧中国》,这是第一部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妙笔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出的有声普及读物。
爱国者总裁冯军向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赠送妙笔版《京剧中国》
孙萍女士现场演示妙笔版《京剧中国》
培养方向 戏曲人才的培养实践教育理论由来已久,京剧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还并没有像我们研究其他人才教育理论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戏曲文化对外传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而文化传播研究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本研究方向将尝试二者的结合,希望有助于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这对于向全世界弘扬和推广中华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戏曲教育的研究,既包括对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包括对于戏曲受众的培养,还包括对全世界的传播与推广,具有多层含义。中心致力于培养对外推广戏曲文化、翻译中西戏剧文本及理论、戏曲教育理论研究、采访口述历史的专业人才。
5、开设的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有:中国京剧史、国学概论、中国戏曲通论、国剧经典剧目研究、中国戏曲史、中西戏剧比较、戏曲美学、剧场史、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京剧名家研究、剧学人物研究、戏曲教育概论、戏曲艺术翻译研究;选修课有:昆曲艺术研究、京剧唱腔音乐研究、京剧伴奏音乐研究、西方戏剧选讲、现当代戏剧史论、戏曲文物研究、影视戏曲研究、地方戏研究专题等。
6、毕业生去向: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史学基本理论、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和批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创作、评论、理论研究和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够在文化出版、新闻报刊、文化经纪、影视、网络传播等部门进行策划、编辑、制作、营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各地宣传部、文化局、广播电视局、电视台、影视传播公司、电影公司、广告公司、群众艺术馆、剧团、出版社、报社以及学校等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21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