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哪个声乐老师好

中国海洋大学哪个声乐老师好,第1张

中国海洋大学哪个声乐老师好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一览表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简介
海南大学音乐系从1987两年制师范专科开始招生,到1991年招收首届音乐 演唱本科生,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已成为海南省较大规模的、教学设施较 为完善的唯一以培养音乐表演专业人才为主的教育基地。现设有舞蹈、声乐演唱、钢琴演奏、二胡演奏、小提琴演奏、大提琴演奏、古筝演奏、作曲八个方向,已初步建立起完整、系统、 规范的教学运作管理机制。
音乐系现拥有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全系42名专任教师中 正高5人,副高13 人,研究生3人,师资力量强大,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教师 就发表各类论文70多篇。长期以来,全系教职员工秉承教书育人的宗旨,恪守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敬业奉献、甘为人梯、严谨求实、力争为先的良好系风。 目前,音乐系在教学环境、办学思路、硬件设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海南省一流的现代化教学、科研设施。新建的艺术学院大楼,宽敞优美、装饰一新的舞蹈教室、排演大厅,科技含量颇 高的数码钢琴教室,多媒体欣赏教室,电脑音乐制作教室,有近50间的琴房和大量中西乐器,以及丰富多彩的图书、音像资料,为全系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前提。
十多年来,音乐系为海南省培养各类师资和艺术表演人才800多人,他们已 成为海南省音乐文化领域的骨干力量。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成绩斐然,多人在参 加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金奖,2001级音乐表演专业的郑萌同学获2004年澳门首届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专业组金奖,李南倩等四人组合演唱的〈我要飞〉获“ 蒲公英”杯全国青少年艺术新人大赛海南赛区金奖,全国首届校园歌手电视大 赛星光奖。在近两年内,就有50多学生获了八十余项全国及省市奖。
在海南大学和艺术学院的直接领导下,音乐系制定了具体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广大师生同心同德,本着教育为本的理念会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张巨斌:1965.2 男,海南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曾任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主任。主要论述有《 “艺术音乐”的文本解读》、《天津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转型期中西音乐十大差异》、《简论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结构主义与音乐》。

张黎 女 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海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键盘乐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在其20多年的钢琴教学生涯中,治学严谨,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艺术风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多次在省内外及香港各种钢琴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海南赢得了荣誉,为此她多次受到省市政府及各赛事机构的各种奖励,为海南的钢琴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符美霞 女 教授 海南文昌市人 中共党员。毕业于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现任国际合唱联盟会员、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师范院校合作协会理事、海南省合唱协会副会长、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主要业绩:1971年参加工作,1985年调进海南大学,长期从事教学、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多年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音乐作品二百余首及论文多篇,其中《儋州山歌及艺术特点》和《海南的民间艺术》分别入选《中国教育文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与杨民康先生合作撰写论文《佛、道音乐文化的跨民族传播一瞥——海南道公音乐中的“目连救母”因素探析,发表于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并由宗教出版社出版,收入中央音乐学院佛教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与杨民康先生合作撰写论文《海南道公祭仪“做斋”的音乐民族志考察研究》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并收入华南卷。出版专著《符美霞歌曲作品选》、《椰缘乐章》——符美霞音乐作品选。编写教材:《民族民间歌曲概论》、《歌曲作法》十讲、《识谱、合唱指挥与音乐组织》、《基本乐理习题集》、《中外合唱歌曲增选》等,并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多次使用。1994——1995学年度被评为海南大学优秀工作者,1996——1997学年度荣获海南大学优秀教学三等奖、科研三等奖。1999学年度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热心校园文化和教育工会工作,多次被评为海南大学三八红旗手、工会积极分子和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个人曾多次获得省内外各种合唱比赛及重大演出奖励和荣誉称号,为海南省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海南的合唱事业做出了贡献。1998年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十周年排演大型合唱音诗《椰岛九歌》获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的“先进个人奖”1998年指挥海口市合唱团参加全国合唱比赛业余组表演奖。在98抗洪海口市支持灾区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大型文艺晚会中荣获节目编导奖。1999年元月被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文化广播体育厅特邀为李向群事迹中央新闻采访团举办合唱专场音乐会担任指挥。1999年指挥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在“99昆明世界博览会”海南活动周演出获得好评。训练并指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合唱团在“99海南省大学生艺术节”中荣获合唱队比赛专业组第一名;并荣获海南省教育厅、文体厅、共青团海南省委员会、海南电视台、海口市人民政府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训练并指挥海南大学学生合唱团参加“99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演唱的3首作品分别获得专业组一、二、三等奖;并荣获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导教师奖;率领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赴马来西亚第六届海南乡团联谊会演出,获得了世界琼籍华侨代表的高度赞誉;多次带领海南大学生艺术团赴新加坡、泰国演出反响强烈,倍受欢迎。2001年在海南首届合唱艺术节合唱比赛中指挥海南大学女生合唱团获铜奖;指挥海南大学混声合唱团获银奖。2002年在中国第六届合唱节指挥海口市合唱团获银奖;创作的无伴奏合唱《鱼满仓来歌如海》获创作奖;本人获第六节合唱节指挥奖。2002年训练并指挥儋洲市合唱艺术团参加海南省合唱艺术节比赛中荣获金奖第二名、训练并指挥海口市合唱团参加海南省合唱艺术节比赛中荣获金奖第一名。2002年荣获海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2003年训练并指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合唱团在海南省合唱艺术节比赛中荣获铜奖。2004年训练并指挥海南省国库支付局合唱团在中国第七届合唱节比赛荣获铜奖、训练并指挥海口市合唱团在中国第七届合唱节比赛荣获银奖。2004年荣获海南大学科研三等奖。2005年为海南省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演出担任大型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的排练指挥。获得全面的好评。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聘为“永远辉煌”——中国第七届老年合唱节评委。2006年为海南省政府举行的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演出担任大型合唱作品《长征组歌》的排练指挥。获得全面的好评。2006年11月训练并指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学生re mi la男声合唱团在海南省室内合唱艺术节比赛中荣获银奖。2006年11月训练并指挥海口市混声合唱团在海南省室内合唱艺术节比赛中荣获金奖。本人荣获最佳指挥奖。2007年11月指挥海南大学(非专业组)学生合唱团参加海南省大学生合唱比赛荣获第一名。2007年11月担任2007(第八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合唱及钢琴音乐盛典的合唱指挥。

李平,女,教授 无党派人士,海南省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委员。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就读于云南大学历史系世界通史研究生班。1989年调至海南大学任教,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至199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2002至2003年赴大特尔诺沃大学、巴黎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回国后在艺术学院任教至今。
先后在高校担任过六门以上的本科课程和一门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主编三本、参编一本高校教材;曾被评为海南大学校级优秀教师。正式出版著作七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和国外学刊杂志上发表数十篇论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三项、参与美国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巴黎音乐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多次开设学术讲座;召开并主持两届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曾数十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并宣讲论文。
任中国世界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海南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
最新著作《欧美音乐史》为2002至2003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研究项目的终期成果;该著由国家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已再版,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好评且得到海南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代表著作《世界历史与妇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刘乃和教授评价:“李平同志撰《世界历史与妇女》,为我国大陆写此题材之第一人。内容丰富,史笔清晰,堪称佳作。资料少,写妇女史难;写世界妇女史尤难;率先执笔更难。斯篇可补空白,衷心敬佩”;该著获省级一等奖、参展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妇女读物展”并因此被大会嘉奖;该著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图书馆收藏,且借阅率较高;改著再版两次,其内容简介被译为英文转载于海外报刊杂志。
代表论文“试论世界妇女运动的全球性质——兼谈‘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批评’”,获省级一等奖;被《海南年鉴》卷七记录:“《世界妇女运动的全球性质》……等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在报刊发表,引起社会反响。”
1994年10月26日的《中国妇女报》在“妇女论坛”栏目刊出题为“特区女学者和她的《世界妇女史》”的学者专评;1995年海南省电视台《人物春秋》栏目播放“特区女学者——李平教授”的专访;1997年被美国人物传记研究会提名为“美国1997年度杰出女性”;1998年被聘为美国《SICNS》学术刊物的论文评审员。2003年被大特尔诺沃大学、巴黎音乐学院特邀为音乐学学术交流联络员。2011年已退休。

孙毅 教授, 中国音协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海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二胡专业委员会主任。1982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校二胡专业,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二胡专业。2000年,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这也是当时我省音乐家首次举行二胡独奏音乐会。从事二胡教学20余年,长期在高校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对二胡演奏理论还做出了细致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已出版有专著《二胡基础训练》,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

马剑平 男 汉族 1955年9月生,贵州贵阳人。中央音乐学院学院作曲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现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1986年,交响幻想曲《六月雪》获文化部颁发的一等奖(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音乐创作奖),同年该作品还获得总政文化部颁发的全军音乐创作优秀奖;1986年,为电影《晚钟》的配乐获中国第九届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1993年,由中国音协主办管弦乐《结构》和管弦乐《第一音乐会幻想序曲》分别获“单乐章管弦乐中国作品征集比赛”二等奖及鼓励奖;1996年,管乐队《幻想曲》获台湾省交响乐团第五届征曲比赛佳作奖;2000年,《跳皮筋》等五部钢琴作品在“21世纪中国儿童钢琴曲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奖;2003年,钢琴作品集《纯真集》获首届海南省音乐《金椰奖》器乐作品金奖;1993年获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优秀教学奖”;1994及2003年获海南大学“吴乾齐、吴潘彩金科研奖”二等奖;1999、2001、2002年度获海南大学“最受欢迎教师奖”;2001至2002年度获海南大学先进工作者奖。

季小琴 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教授,原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津贴专家。曾从师黎信昌教授;蒋瑛教授;布吕梅夫人(法国南锡音乐学院教授)。首唱《长江之歌》,曾在法国、台湾、澳门、香港等地演出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1986年以来多次为电影电视剧配歌, 80年获全国调演青年演员一等奖,82年获法国“夏尔.克罗”二十世纪唱片大奖(卡门)。84年获得第二界“梅花奖”,2000年获得德艺双馨奖,曾在中央歌剧院演出十部中外歌剧,在“茶花女”、“蝴蝶夫人”、“图兰朵”、“刘胡兰”等歌剧中饰第一主角。现在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科院研究生院客座声乐教授,在声乐界享有“ 实力派”的美誉。现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总监、海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李丽 女 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海南省音协副主席。在教学工作中,连续五年获海南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获优秀教学二等奖,连续两年获科研、教学研究成果奖。1995年获文化部“尊龙杯”全国声乐大赛辅导银奖。1999年由中国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全国高校文艺展演领唱《声乐—调声》获优秀演员奖。2003、2004年获海南省音乐“金椰奖”教学成果金奖。先后有50余名学生在省和国家级声乐比赛中获金、银奖。近年来在《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声乐论文。出版专著《现代民族唱法基础》,出版个人演唱专辑《高校声乐教学艺术曲目范唱》;21世纪高等师范音乐教材编委;中国声乐精典教材上下册(女高音)编委。

王振琴 教授 197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授汤雪耕、魏启贤、林郎西。毕业后王振琴分配到中央民族乐团担任女中音独唱演员,曾和李谷一、张暴默、吴雁泽、李双江、蒋大为、刘秉义、王结实、谢丽斯等同台演出。刻苦自砺奠定了王振琴扎实的舞台经验和演唱功底。她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黑龙江台、石家庄台、北京台录制新创作品和音乐专题。1980年,她在文化部举办的声乐大赛中获大奖。并被录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大型权威辞书中。1980年文化部声乐大赛三等奖;1982年中国音协主办对台广播歌曲大赛二等奖;1999年海南省工委主办省地税局合唱一等奖并任指挥;2001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声乐考级获“园丁奖”;2002年获海南省爱乐女子合唱团“优秀园丁奖”;2004年获“澳门首届国际青少年声乐大赛”声乐专业组“园丁金奖”银、铜共18个辅导员奖。

李群山,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国家二级演员、海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海南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海南省慈善总会专家组成员、海南大学侨联副秘书长。2008年目前作为教育部高等院校音乐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脱产学习。其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男中音歌唱家黎信昌教授。在学习期间还精心录制了个人独唱精选专辑《万泉河,我心中的爱》,由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曹量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海南音乐家协会理事,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理论教研室主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1年西安音乐学院学习,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2000年攻读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方建军教授(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硕士学位。在西安音乐学院指挥工作室任职期间曾随著名指挥家刘大冬教授(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学习指挥,并担任西安音乐学院合唱及音乐史的教学工作。 2005年调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讲师,长期从事科研工作以及音乐史、器乐合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近50万字的专著《走进交响》及多篇学术论文,2009年获得海南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并多次在各类大型的音乐比赛中活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于2005年来校执教。主讲课程有《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课程。期间多次举办学术讲座及所担任的课程,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和赞许。

吴春丹 副教授 1979年出生于海南,6岁开始学琴。1992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2002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并于同年进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2004年至2005年公派进修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2002年在武汉和海口成功地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2002年底加“香港柴科夫斯基钢琴大赛”荣获公开组第四名,2003年在首届海南省音乐《金椰奖》中荣获“教学成果奖”;2003年在莫扎特钢琴大赛《国内赛区选拔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所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内重要比赛中获奖;2002级的学生李颖在吴春丹老师的指导下,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曾多次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获得一致好评。

孙翩,教授 女,1943年6月出生,北京市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妇女诗书画家协会会员,第一、二、三届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论文《关于上台演奏》,《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演奏法研究》,《巴赫法国组曲第五组分析及演奏法研究》等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钢琴艺术》等国家、省级学术刊物,并在国际、全国学术理论研讨会上宣读。《贝多芬C小调变奏曲分析及演奏法研究》,《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获得独立工作能力——钢琴教学探讨》等发表于《钢琴艺术研究文集》。举行《孙翩钢琴独奏音乐会》14场,《孙翩钢琴独奏·重奏音乐会》获广西三月三音乐舞蹈艺术节“特别奖”。2003年举行《孙翩琴韵五十载师生钢琴音乐会》。曾任香港亚洲钢琴公开比赛等11项香港亚太区钢琴比赛评委,两次任香港钢琴公开比赛赛事执行委员及任国际、国家、省市多项钢琴比赛评委。所教学生在香港亚太区各项钢琴比赛获名次奖100余名,其中特等奖、冠军一等奖40余名;在全国钢琴比赛中获奖20余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和外国电台播放了孙翩演奏的百余首乐曲录音及介绍孙翩的成就的专题节目。曾获中央文化部授予的全国少儿钢琴比赛指导教师“优秀奖”,首届中国经济特区少儿钢琴邀请赛“园丁奖”,香港中国作品钢琴比赛“园丁奖”等奖项。1995年获《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1998年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2年获《新世纪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5年获《世界华人艺术突出贡献奖》。

刘彩云 女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海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出版了两部理论专著,发行原创歌曲专辑,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还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其中多人获得各种奖项。现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承担了海南黎族原生态民歌两项课题的专题研究。

陈曦 女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表演专业。现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唯一的古筝老师。六岁开始学习古筝,1998年至2002年在山西省运城艺术学院学习,2002年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考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深造。在专业院校学习八年。曾师从陕西师范大学曲云教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哈斯教授,著名古筝演奏家孙卓。首都师范大学蒋丽老师等名师学习。有十几年扎实的音乐功底,有丰富的古筝表演及带课经验,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对工作全身心投入。

李燏 女 副教授。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大提琴专业教师,海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水平考级大提琴专业考官。1992-1996年本科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专业,2003-2004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进修大提琴专业(公派),师从陈鸠鹤教授。

林晓明 女 小提琴专业教师。5岁开始学琴,师从海南省歌舞团首席小提琴手张宪敏老师。1990年,6岁的林晓明荣获海南省“宝岛杯”青少年器乐大奖赛小提琴演奏二等奖,同年获海口市“希望之星”少儿小提琴演奏二等奖。
200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乌克兰奥德萨国立音乐学院,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维克多·尼古拉维奇·库奇科夫,著名钢琴家安娜·玛伊则是她的小提琴奏鸣曲演奏指导老师。2004年4月,获得由国际音协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办“二十一世纪艺术”钢琴、小提琴国际比赛一等奖。2007年10月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被媒体报道是海口舞台上除盛中国以外第二位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演奏家。

苏萍 ,女 硕士研究生", 讲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小提琴专业 。海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考级考官。担任课程有《视唱练耳》、《室内乐》等。

林弈 女 副教授,海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海口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举办过多场《师生音乐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著有《室内乐》(海南出版社)一书。并在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率先开设《自然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史》等课程。

罗晓海 副教授 199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历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综合理论教研室教师。发表科研论文两篇,承担省级课题一项,还参与了学院教研室《视唱练耳》和《基础乐理》教材的编写,出版著作教材有《从零起步学钢琴曲集108首》、《视唱综合教程》。工作多年来,先后获得过院校优秀共青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配乐诗朗诵一等奖等奖项。曾经担任了院校艺术团和吉他协会指导教师,多次指导团体或个人参加海南各演出比赛获得嘉奖。同时指导并参加了学校多场大型文艺晚会,尤其2002年新年交响音乐会和迎评晚会获得各界一致好评,为学校的文艺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锋 副教授。 2000年考取河南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唐瑰卿教授;2003年分配到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工作。现任海大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海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第四届海南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声乐表演及教学,但他一专多能,勤奋敬业,在校主讲多个课程的同时,还出版了学术专著一部,发表研究论文近十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277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