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宽松式管理利弊辩论,反方弊大于利的好的问题

大学生宽松式管理利弊辩论,反方弊大于利的好的问题,第1张

大学生宽松式管理利弊辩论,反方弊大于利的好的问题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的影响
字数:1985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并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应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宽松式管理;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
J.March从组织行为理论出发,提出了“宽松管理”(Slack Management),认为这种管理方法由于鼓励了当前目标之外的自主活动,能够获得多方面有潜力的思想,是组织创新、适应新的环境的重要方法。宽松式管理让管理的人和被管理的人都能够按自己当前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来行事,以使行事的目标和效果不变。
一、宽松式管理的特点
宽松式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在进行管理的每个步骤中,不一定要制定非常详细的要求,管理的计划只有一个大的框架,在执行管理时也有比较大的宽松度和自由度。宽松式管理不是依靠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强力的控制,而是要靠被管理者的自觉性来实现。
二、宽松式管理的优点
宽松式管理的优势在于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管理的思想。在哲学上,正如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提出的“无为”思想。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说管理者什么都不做,一切都任其发展,而是一种适度管理的思想。这种管理理念是说,能不干涉尽量不干涉,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在我们国家国有企业改革中,就有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理念。抓住要害部门,只要不出大问题,没有原则性的错误,那就让被管理者自由发展,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也”的境界。
其实西安科技大学就有着“宽松式管理”的传统。我们一向以“自由”的精神闻名海内外,建筑风格自由婉约,依自然之势而建;学术自由思想独立,教师和学生都无不洋溢着自由独立的精神风貌;整个校园都洋溢着轻松自由的和谐气息。
经济学中,有一条关于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间关系的规律:最好的管理就是最少的干预。只有减少干预,让人自由发展,才会发挥出人的最大创造力。当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不可能处于完全的无政府主义状态。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规定,但这规定必须是合法的、人性化的,有一定d性的规范,尽量减少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迫感,制造一种符合一般的道德规范,不妨碍别人就可以凭天性自由发展的校园气氛。在这种宽松环境下生活,我想每个人的创造力就更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三、宽松式管理的缺点
基本教育的缺乏是导致大学生自觉性差的客观原因,在应试教育下,不少人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并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因此一进入大学校园,不少人就不知道还有什么追求,不知道干什么,自然而然导致了自我管理的疏忽。
首先,现在大学没有严格的就寝制度,而引出了诸如“校外租房”“彻夜泡吧”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66.4%的学生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学习状态比高中差;第三,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玩物丧志却得不到制止。另外,我们还得考虑宽松式管理所带来的其他弊端和严重的影响。
我们不否认宽松式管理对学生有利的地方,但宽松式管理本身又具有片面性。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实行宽松必定导致管理度的松懈,从而造成学校职能的偏轨甚至无法实施,有悖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此外宽松式管理实施的发展方向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弊端。
四、结束语
宽松式管理是一种少控制、多自由的管理方式,它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自觉地按照自己当时的意愿行事,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大学生作为一个尚在成长阶段的特殊群体,在思想、性格、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不稳定性,往往不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这时如果缺乏规范的指引管理,就很可能导致其放任自流。宽松式管理对于某些心理成熟、聪明的天才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那些自觉性差、缺乏自制力的群体来说,我们就不敢苟同了。所以,作为管理人员,我们应该在做到尊重人的本性的前提下,对学生加以引导,进行行为塑造,利用习惯进行管理,注重人的创造力,利用创新推动发展。人性化管理不只是局限在尊重人性,更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挥管理职能,在人性的轨道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重视激发人的创造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45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6
下一篇 2022-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