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力

如何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力,第1张

如何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力 以内蒙古为例
作为重要创新主体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发展迅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地位,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激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活力,发挥这些创新主体的主力军作用。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8337”发展思路,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在政策、制度和人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科技进步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创新主体的能力建设。
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仍处在全国第三梯队靠后的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使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实现这一跨越,需要进一步调动创新主体的活力。
中科院微生物所科研人员在内蒙古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进行离子束诱变实验研究。
高等院校:突破瓶颈从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尽管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依然存在一系列制约瓶颈问题。在日前举行的自治区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
“谈科技创新的情况,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人才队伍缺乏,缺少高水平的领军人才。这几年,尽管从自治区和学校角度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差距还比较大。”内蒙古工业大学代表栗文义说。
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困难较多。内蒙古师范大学代表照日格图表示,目前学校博士点位少,人才引不进来。内蒙古农业大学代表王春光说:“特色领域里面领军人才、骨干人才比较少,引进的能力有限,资金能力、环境条件不足。”
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瓶颈,影响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科团队建设。栗文义表示,目前有组织、协同创新的、能承担重大项目的队伍比较少。班士良也表示:“许多学科发展的团队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的老师还在单打独斗。”
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另一个瓶颈是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位高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介绍,目前许多高校的专利有效利用率还偏低,很多专利停留在纸面,没有应用于实际。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徐福全表示,科技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产学研结合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人才梯队建设滞后,科技领军性人才非常缺乏,政策的支持度非常有限而且不便于 *** 作。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与自治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我们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起的作用还不够突出。”班士良说。
鉴于这些问题,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栗文义提出的建议是,首先要从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从体制和机制上调动广大教职工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王春光表示,要优化管理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大科研经费的支持。
班士良则表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就要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给予更加积极宽松、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提高科技创新的软实力。此外,要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增强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对企业支持的同时还要发挥学校的科技创新功能。
科研院所:推进战略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院所是主力军之一,如何激发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如何增强科研院所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的代表王育青表示,科研院所的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科技创新工程的战略研究不足,科技创新工程缺乏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缺乏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难以对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指导。因此他建议组建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家团队,加强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
成果产业化程度不够,产品结构不合理,也是许多科研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路战远表示,现在的科技创新与生产的需求融合不够,过分追求项目的数量和经费。缺乏可 *** 作性的、突破性的激励措施,不仅创新的成果缺乏,而且成果越来越多,转化的少。
中国机械化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的贺刚表示,自治区农机产品和农机产业化、农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是农机产品品种比较少,系列化不足;第二是技术水平比较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第三是农机装备科研创新能力比较弱,大部分是科研兼生产,专业的科研人员很少,创新能力不足。
为此贺刚建议,要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增强农牧业机械创新能力,依托国家级、省部级工程中心、农机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搭建联合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组织开展适合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高端农业装备、主机装备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解决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机产品的结构性矛盾。
科技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也是科研院所反映较突出的问题之一。科研院所的代表们表示,科研机构的评价指标与体系不够科学,重量不重质,重评审、轻验收,追求短期可见的效益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人员编制设置不合理,人才结构老化,缺少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科研人员队伍等,也制约了科研院所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他们建议,一方面要解决科研院所的编制制约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内蒙古科技大学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团队在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55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6
下一篇 2022-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