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校训诚朴恕毅什么意思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训诚朴恕毅什么意思,第1张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训诚朴恕毅什么意思 1910年呈学部批准冀、卾、苏、皖、赣五省协款,创立中国陶业学堂,校址饶州高门,其目的在“培养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外省协款中断,学校陷入困境。江西省督军李烈钧知陶业之重要,1912年收归省办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校长张浩(字犀候,1901年留日,1906年东京工业大学窑业专业毕业,曾参与创办中国陶业学堂)。1903年讨袁未遂,政局猝变,经费无着,张校长奔走呼号。江西省巡案使戚杨巡视至饶州,见学校办学成绩卓著,大加赞尝,复归省立,名曰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第一届(有说7人,有说8人)毕业。校长仍由张浩出任。1924年改称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27年邹俊章(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士,伊利诺大学硕士)出任校长。经过达20年的艰难曲折,办学理念愈发坚定,办学传统逐步形成。邹校长雄心勃勃,一方面进一步整顿校风、规范管理,准备迁校至景德镇;一方面奔走呼吁申办陶业高等学校。1930年6月创办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刊 (刊名为当时教务部长蒋梦麟提写)。我们看到的 “诚朴恕毅”校训就载入该刊。
校训 “诚朴恕毅”如何解读?
我校先辈们很多有留学背景,又有扎实的国学功底,校训这四个字必有典籍依据。据我们查寻认为,“诚”,出自 《易·乾》:“修辞其诚,所以居业也”;《礼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意为真诚、真实。“朴”出自屈原 《九章》(怀沙):“朴为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注“修直为材,壮大为朴”;《史记》(屈原传):朴作朴,引申为大。意为质朴,成大材。“恕”,出自《论语》:“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 《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意为宽容,推己及人。“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左传》:“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意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坚毅果敢。
“诚朴恕毅”校训旨在培养学生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质,吃苦耐劳,胸怀坦荡,推己及人的品格,成就大业的志向和干预干戈创新的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一直。校训与“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革陶业”的办学宗旨互相互成。
“诚朴恕毅”的校训告诉我们,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既要着眼长远,又要面向当前和行业。作为校训,既要有丰富的内涵,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81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