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读后感

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读后感,第1张

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读后感 通过仔细阅读《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我深刻了解到了宗教的内涵,宗教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虽然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但其反映是颠倒的、歪曲的、虚幻的。
宗教有正常的宗教活动与非正常的宗教活动之说,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体系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当今的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宗教现象,认识到宗教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而且对于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学、伦理、法律、经济 、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宗教信仰关系等,也有积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 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热,集中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信仰中的迷失。科学是关于事实关系的学问,其本质是以严谨而精确的逻辑形式把各 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系统地联系起来,并使其理论化、现实化、形象化。宗教与迷信从思想本质看,两者都崇拜超自然力量,都是唯心主义,都反对实践实验,都要人盲目崇拜宗教,本质就是用主观的、虚假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真实的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
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使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对未来社会的制度建构和文化选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大学校园中,一部分大学生的宗教观出现了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而且已有部分大学生成了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另一方面,宗教对高校大学生的渗透明显加强。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确科学和宗教的区别,力争做个文明公民,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做文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824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