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玫捷的哈佛生涯

汤玫捷的哈佛生涯,第1张

汤玫捷的哈佛生涯

全面的素质、学生领袖的能力、以及在美国西德维尔高中交流期间卓越的表现,使得汤玫捷最终获得哈佛大学青睐,成为2004年哈佛大学在中国大陆唯一一位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并获得哈佛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 。这在当年的中国引起了巨大轰动,中央电视台等几乎所有国内主流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都对汤玫捷进行了各种形式的采访和报道,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包括《纽约时报》 。
哈佛大学发放大多数新生入学录取通知书在每年春季4月份,但学校会在头一年的圣诞节前夕给少量申请提前录取的学生发放通知书,非常少比例的学生有幸获提前录取。2004年,全亚洲只有汤玫捷和一名印度学生被提前录取 。 3月14日至21日,2005年度全美高中生的最高荣誉之一“杰斐逊总统学者”奖在弗吉尼亚大学评选。汤玫捷继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后,又成为44位获奖者之一,是当年获奖的唯一一位亚洲学生 。
“杰斐逊总统学者基金”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和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众多拥戴者共同设立,每年全美国各个高中可以推荐一名在领导能力、公民责任以及学术成就上最突出的学生参加初选,并邀请3名左右其他国家的学生参加评选。2005年有3名国际选手,一个来自乌克兰,一个来自哥伦比亚,还有一个就是汤玫捷 。 纽约时报2007年4月的长篇报道中写道:“在哈佛2005年的秋天,玫捷知道她要做什么了——把美国教育的优点带回中国。她开始主持创办一个由学生举办、面向学生的交流夏令营——‘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英文读作H-silk,有‘丝绸之路’之意,旨在向中国推行哈佛式教育实验。在她的问题里有些在美国看似普通,但是在中国却很不寻常,比如:‘如果你可以做一件事情来改变这个世界,你会怎么做呢?’对于这个问题,玫捷的回答是:帮助改进中国教育。”
这是《纽约时报》记者安·赫尔伯特写在《新教育》(Re-education)中的一段文字,真实地记录着汤玫捷创建哈佛峰会的经历——把“哈佛精神”带到中国,带给中国的高中生。作者安·赫尔伯特(AnnHulbert)是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和特约撰稿人,她历时一年,全程跟踪采访了汤玫捷在哈佛的一年级生活,称这位具有优秀的个人综合素质的中国女生是“让哈佛惊喜的学生”。这篇报道罕见地占据当期《纽约时报》头版超15页的篇幅。事实上,他的关注与汤玫捷的关注一样,那便是中国的教育问题。
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采用秉承哈佛录取学生模式的选拔方式,从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特别行政区的报名者中选出600多名高中生,分别在上海、北京两个会场与哈佛大学的明星学生志愿者、以及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一起,度过9天“准哈佛”式的集体学习生活,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一系列哈佛大学经典教学模式和校园生活氛围,包括超小型课堂课题教学、嘉宾讲座、“中国大智汇”等。事实上联合国模拟庭,就是由峰会最早带给中国高中生的,当年,峰会还在活动中启用小型圆桌讨论模式和社会公益项目比赛,这些活动形式在峰会中保存下来,延续至今 。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学生领袖并不仅限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尖子生、或是主宰学校各项活动的学生干部。当代中国的学生领袖应具备学术能力、创业精神、领袖气质和公民意识,这四种素质也正是哈佛大学选拔学生时重点考查的内容。”这是汤玫捷对“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意义的阐述 。
包括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在内的顾问团 都纷纷对这一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高盛基金会给予峰会每年20 万美元的赞助,这是高盛对同类教育项目最高的投资纪录 。
为哈佛峰会提供丰厚资助的美国高盛基金会,时任其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徐子望介绍说:活动遴选约300名优秀高中学生参加(第一届峰会学生共300余人,从2010年起北京、上海两个场地各300人),报名选拔方式与哈佛录取学生方式全面接轨,国内学生因此有机会模拟体验一次海外名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过程,在选拔邀请中国学生的过程中推行哈佛助学金制度,确保每一位通过选拔入围的受邀优秀学生能够顺利参加峰会,并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体验机会。哈佛峰会并不是西方教育的简单移植,而是基于中国教育背景下的拓展。 在哈佛期间,汤玫捷除了创办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她和同学一同建立的美国联邦非盈利机构,还在2008年承办了中国奥组委在北美11所高校的“奥运校园行”活动 ,并获得联想集团300万人民币赞助。来自清华、北大的学生代表们以中国学生领袖和青年大使的身份,和北美学生参与一系列关于中国的积极讨论,比如其在全球市场中日渐突起的地位,越来越被西方接受和认同的文化,环境意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等等。
这项活动加深了中美学生对两国经济、政治、文化等主题的理解、认识,两国部分最为精英的学生通过活动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活动还邀请了包括知名慈善家李连杰,前高盛全球总裁、清华大学教授John Thornton,《大西洋月刊》编辑James Fallows,麦肯锡资深董事吴亦兵在内的多位中美各界知名人士发表精彩演讲 ,在双方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 2009年,汤玫捷从哈佛大学经济系毕业。在毕业典礼传统宗教仪式Baccalaureate Service上,汤玫捷作为全体华人学生的代表发言,并诵读了东方人文经典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841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