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的办学条件

吉林大学的办学条件,第1张

吉林大学的办学条件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 大学科门类。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9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兽医学、畜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音乐与舞蹈、美术学、设计学 吉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数学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化学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数量经济学法学理论刑法学政治学理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预防兽医学神经病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基础兽医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截至2014年1月,资料来自吉大官网: 截至2014年5月,吉林大学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签订本科生交换协议,选派500余名本科生交流学习一至两个学期。
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山大学、逢甲大学、台湾东华大学、东海大学、淡江大学、义守大学、东吴大学、台北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成功大学和元智大学签订交流协议,该校学生可赴上述14所高校免学费学习一个学期。与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二十余所世界一流大学签订学生交流协议,为学子提供交流访学机会。 截至2014年5月,吉林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8 门,省级精品课程97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序号 专业名称 类别 立项年度 1 法学 第二类 2007 2 朝鲜语 第二类 2007 3 新闻学 第二类 2007 4 资源勘查工程 第二类 2007 5 植物保护 第二类 2007 6 临床医学 第二类 2007 7 哲学 第一类 2007 8 化学 第一类 2007 9 车辆工程 第一类 2007 10 放射医学 第一类 2007 11 经济学 第一类 2007 12 数学与应用数学 第一类 2008 13 物理学 第一类 2008 14 汉语言文学 第一类 2008 1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第一类 2008 16 勘查技术与工程 第一类 2008 17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 第一类 2008 18 政治学与行政学 第一类 2009 19 考古学 第一类 2009 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第一类 2009 21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第一类 2009 22 财务管理 第一类 2009 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一类 2009 24 测控技术与仪器 第一类 2009 2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第一类 2009 26 地质学 第一类 2009 27 动物医学 第一类 2009 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主讲人课程名称主讲人20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孙利天《食品营养学》刘静波矿床学孙丰月《妇产科护理学》安力彬《神经病学》吴江《口腔组织病理学》孙宏晨 2009《日语精读》宿久高《计算机网络》胡亮《智能仪器》 林君《动物寄生虫病学》 张西臣 省级精品课程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英语泛读、民法学、形式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机化学实验(非化学专业)、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岩土钻凿设备、病理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医学信息检索、外科学进展、耳鼻咽喉科学 、诊断学、眼科学、应用内科学、动物病理解剖学、作物育种学。
仪器分析实验 、试验设计、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遥感信息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环境化学、岩土钻凿工艺学、矿产勘查学、电工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肿瘤学、急救医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外科、免疫学 、服装设计学 、内科学进展 、欧美文学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序号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中心级别 年度 1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5年 2 吉林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6年 3 吉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 4 吉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 5 吉林大学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 6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 7 应用地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8 吉林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 9 吉林大学地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 10 现代传媒与应用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 11 吉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 12 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 13 吉林大学商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 14 吉林大学汽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 15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16 仪器电气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17 测绘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18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19 法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0 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1 资源勘查实践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2 汽车车身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3 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4 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5 勘查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6 力学实验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7 多功能语言教学实验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年 28 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29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30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31 水利工程与地下水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33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34 生物工程(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35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36 金属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37 道路与桥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 国家级学校试验培养计划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又名“珠峰计划”)在全国选拔16所顶尖学校,由中央专项拨款提供资金支持,培养创新型领军人。吉林大学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既唐敖庆试验班,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理科专业。还有教育部主要针对工科类开展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包括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又自主开办匡亚明班、李四光班、白求恩医学班、以及信息科学等试验班。 创新团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研究领域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执行年限2002-2007年
学术带头人冯守华
学术骨干冯守华、陈接胜、肖丰收、于吉红
光电工能超分子组装体系研究
执行年限2010-2012年
学术带头人杨柏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年 度领 域带头人2004超分子体系的组装与功能杨 柏2006材料功能属性的调制与剪裁陈 岗2006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管 欣2007人兽共患病陈启军2007超快激光技术与前沿光电器件物理孙洪波2008 蒋青2009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和制备化学于吉红2009FGFs药物与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李校堃2010艾滋病及传染病的感染与防治于晓方2010汽车控制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陈虹2011超高压诱导的典型凝聚态物质的新奇特性崔田(2012-2014)2011移植免疫杨勇广(2012-2014)2011转基因克隆动物李子义(2013-2015) 2013先进气体传感技术卢革宇(2014-2016) 资料来自吉大官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7844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