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第1张

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忘了上大学的时候谁叮嘱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在法大的时候要多去听名师的课,这是法大为数不多的财富之一。
现在回首来看,诚如此言。在法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今天,这确实是可以代表大学风骨的唯一标准了。
如果说江平老校长是法大的魂,那和他一起并肩奋斗以及继承他们衣钵的名师们就是法大的核心价值。关于法大有哪些名师,这些名师在业界有哪些价值,我不一一列举了,前两年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写得算是比较全面了。这个帖子最早应该发表于法大校友论坛“沧海云帆”,所以你在看的时候对于突兀出现“爱生活爱沧海”等字眼不要奇怪,这是该论坛当时设置的敏感词替换语,一旦提交的文章中出现敏感词,会被自动替换为这个积极向上的词组!
不过现在在网上这个帖子的完整版基本已经看不到了,有的话最多也只能看到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检索了一下发现原因可能是作者将此内容出书了,《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 高佳胜【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可喜可贺,有兴趣的童鞋可以买来一读,不管文风如何,内容还是有很多干货的。
个人感觉在法大课程设置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可以自由选课自由听课。名师的课可能比较火爆开学选课时在网上根本抢不到(这就跟大医院挂专家号一样)。你可以在选课时挑个容易选的老师,但是实际去听名师的课。因为法大老师一般来说都不会点名的,学生在听课时完全可以"用脚投票",觉得讲得不好或者不符合自己胃口可以随时离开。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受欢迎的老师的讲堂里永远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若干人搬个凳子围着讲台坐一圈边仰头听课边接受老师吐沫洗礼那简直是再稀松平常的景象了。讲课一般的老师教室里包括睡觉的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的景象也不需要奇怪。如果因为讲课水平无法留住学生恼羞成怒开始点名,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在这种氛围中绝对是下下之策,当你开始使用权力去干涉自由时,那意味着你已经输了。所以大部分有抱负的老师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景仰和崇拜,对于老师来说,这可是最实实在在的荣耀。这就像能够入选完全民选的年度“最受欢迎的十大名师”,某种程度来说比发表论文数量和职称评比更有成就感。
说到这讲个段子,学校安排讲课时,有些比较长的课会安排两个老师讲,一个讲前半学期,一个接力后半学期。某一年刑事诉讼法,前半学期是洪道德老师讲的。洪老师虽然到不了大师的水平,但在司考界也算是名师了。所以讲课现场屡屡爆棚。这样到了下半学期,换了第二位老师接力。第一堂课估计是大家都不太认识他,所以想过来听听讲得这么样,所以一开始人来得还是比较全的。但看得出他应该是初登讲堂吧,讲课风格味同嚼蜡且无实质性内容,于是同学们开始毫不给面子的默默离场,课程进行了不到一半,教室里走了可能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要知道这可是那种能容纳两三百人的大阶梯教室啊。这位老师开始还能撑着继续,讲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实在是扛不下去了。对剩下不多的同学说,要不今天就讲到这吧,我把电子邮箱留给大家,希望大家觉得我讲课有什么问题都发邮件给我,我会虚心听取意见的。然后黯然离开了。这位老师后面的讲课风格是否有变化我不太清楚,因为后面他的课我再没去听过。不过从这个例子中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如果说法大校园里尚存民主精神的话,在讲堂上最能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801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