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专业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合适?

管理科学专业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合适?,第1张

管理科学专业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合适? 26年,对中国企业来说,那是奋斗、追赶、学习并走向创新的峥嵘岁月。
改革开放以后,国企一马当先,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两权分离,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阵痛大于喜悦、失落大于自豪。虽然没有了昔日老大的威风,但渐渐散了虚火,向着拥有现代管理制度的企业迈进,它的意义远远大于“国企”这个名分。
民营企业如今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政策,也得益于自身的努力。从个体户的小打小闹,到一个个模式的形成,以至今天与国企、外企的分庭抗礼,甚而代表着中国企业发展的未来。尽管有分歧、尽管有争论、尽管仍不如人意,但民营企业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们感谢外企,从可口可乐那里获得一个气球、从肯德基那里品尝第一块鸡起,中国开始接受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外企为中国的企业打开了一扇窗,一个新天地。在竞争中、在较量中,中国企业更加国际化、更加走入正轨,而外企也越来越感受到管理本土化的重要性。
外企赖以成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虽然值得借鉴,却无需盲目崇拜和照搬。日本和韩国企业在学习美国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自身民族文化的特性以及自身的不断创新,创立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管理理论和技巧,这也许是中国企业的未来。
我们坚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的模式将成为管理的焦点。
我们走进中国变化巨大的26年,体味的是难以名状的激情,有痛苦,也有兴奋。
1978年—1984年 管理启蒙时期。
邓小平说:“你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就要比人家管理得更好。”
这一阶段主要是国企表演的舞台。这时国家和企业一道忙着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试行经济责任制,实行两步利改税。
而“张瑞敏们”、“李东生们”则在忙着完成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其间张瑞敏在喊“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带人砸冰箱;李东生在总结着“边建工厂,边建市场”、“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的经验之谈。
中国人在太多渴望中迎来了tqm、中美管理培训班,无疑,此时的管理显得粗糙但不乏实用。
★ 1978年
开始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一个拖后腿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不会管理。技术落后,管理技术水平低,在工业上是个很突出的问题。你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就要比人家管理得更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很重要。
1977年底,为了重整已到了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中央十分重视工业产品特别是机械工业产品的质量问题。在一边调查研究的同时,国家又组织了中、日企业之间的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交流活动。就这样,tqm(全面质量管理)从美、日等国引入了中国。机械工业部于1978年9月举办了第一个“质量月”活动,从此,tqm首先在机械行业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随后,专司tqm推进工作的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于1979年成立,进一步推动了tqm在其他行业的迅速开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对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而且,“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
★ 1979年
1979年3月,国家经委举办企业管理培训干部研究班,这是新时期企业管理培训史上首次以最高层次命名的企业管理培训班,标志着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培训的开始。1979年全国职工教育和培训人数达1000多万,其中进入各种短期培训班的人数有500多万。
1979年6月,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小组,紧接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就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内容,逐步地在局部范围内开展起来。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这一年成立,它是为在京外商企业提供服务的专业公司。通过这一渠道,许多中国人不出国门也有机会与国外先进的管理亲密接触。
★ 1980年
在接见日本生产性本部副会长、日产汽车公司会长川又克二时,邓小平非常诚恳地说,目前我们最缺乏的是生产管理经验,管理也是一门科学,我们这方面太差了,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要向日本学习,在企业管理方面更要向日本学习,这比做生意更重要。
1980年3月18日,原国家经委颁发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面质量管理电视讲座,全国几百万职工收看了讲座,参加了考试。后来,tqm又在乡镇企业和服务行业蓬勃开展起来。80年代,国家还组织了评选优质产品(即金、银牌产品)、质量管理奖企业和优秀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使tqm在中国出现了一个高潮。
第一期中美管理培训班开课。在当时的大连工学院(后来的大连理工大学)院长屈伯川的争取下,这个被列为技术交流的项目就放在了大连工学院。于是,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就诞生了。美国从全国选了30多位管理学教授组成教学团,中国也从全国各大中型企业、国家相关部委筛选了150多名学员。教育模式是美国的mba课程教育的浓缩,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决策教学,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高级财务、市场营销等十多门课程。那些尚在“懵懂”中的学员们大概无法想象他们的晚辈现在对被称为“mba”的趋之若鹜。
★ 1981年
随着企业扩权试点的发展,人们更多地遇到经济责任方面的问题。于是改革的视野又逐步向经济责任制方面扩展。这一改革从1981年春季开始,由山东省率先在企业中试行。主要围绕国家同企业之间、企业同职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贯彻联产承包、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一改革适应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的要求。
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引进了第一套mrpⅱ软件。1990年前后,erp逐渐取代了mrpⅱ,成为主流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自此erp在我国的应用走入了风雨历程。各种类型的企业应用了erp系统,但效果却大相径庭:有些企业很快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回报;有些企业则由于实施周期长、难度大、反复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经过了较长的磨合过程才得到回报;还有些企业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大多数的企业对erp这块难啃的骨头还在观望中等待。
1981年,凭着借贷来的5000元资金,李东生成立了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旅。1985年年末,李东生带了一班人马到西安利用参加全国邮电系统会议的机会抢订单。令tcl人至今仍耿耿于怀的是,求爷爷、告奶奶,死命推荐自己生产的电话机,好不容易才签下10张订单。屈指一算,还不够一趟差旅费。李东生许多的营销理念:如“边建工厂,边建市场”、“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等都源自于当时的切肤之痛。
★ 1982年
1982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国营工厂厂长工作暂行条例》,提出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党委集体领导、职工民主管理、厂长行政指挥。
1982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的各大商场推销可口可乐,买一瓶可乐,送一个气球或一双带包装的筷子。一时间人潮如涌。据考证,这是中国现代市场上第一次卖场促销活动。北京各大报纸的标题在今天看来有点耸人听闻:“可口可乐侵入中国,引进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可谁能想到日后的中国企业以做“中国的可口可乐”为荣呢?
★ 1984年
1984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并推广江苏省常州市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10条规定的经验,希望各地区各企业予以效仿。随后许多地方政府借鉴常州的经验,在简政放权上采取了新的措施。在这种减少政府直接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力得到落实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改善经营,形成了新的生产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企业扩权、承包制和租赁制都没有触及产权改革的问题,企业只是在一定时期享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并没有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因而较普遍地出现了短期行为。面对这种情况,于是有人提出了引入股份制的设想。1984年5月,在距广东深圳市区50公里的沙井镇万丰村,召开了一次具有特别意义的中共村支部委员会。当时的支部书记潘强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发动村民参股兴建工业村。随后它有了一个特定名词:“万丰模式”。
1984年,马胜利出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以推行承包而闻名全国。为了发展企业,他吸收了横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100多家企业,组建了“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集团年产值曾达到4亿元。
1984年,两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合并成立了青岛冰箱总厂,由当时担任青岛市家电公司副经理的张瑞敏出任厂长。当这位35岁、身高1.80米的山东大汉第一次踏进这家亏损147万元、几乎一半人想调走的集体企业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满车间臭气熏天的大小便,以至于他上班后制定的第一条规章制度就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
在这一年和以后的数年,诞生了很多我们今天叫做“最受尊敬”的企业。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人员柳传志在车库里开始创业,一手把联想拉扯大。在香港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联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的pc巨头,占有中国大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且他诸如“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样的管理思想已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锡伯族的儿子王石也在1984年创办了万科,万科创业者最感到自豪的是很早就完成了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并且养成了系统的经理人文化。 随后春兰的陶建幸和娃哈哈的宗庆后也相继做了“掌门”。
1983年,邓小平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讨论了合作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意向。自1984年起, 由原国家经委与美国、欧共体、英国等陆续联合举办国际合作工商管理培训和mba教育项目。它们包括: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管理学院联合在中国首次开办的mba教育;中国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合办的中欧管理中心,1994年更名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及西安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合办的中英合作项目。
1984年,云南鲁布革水电站(我国第一个聘用外国专家采用国际标准应用项目管理进行建设的水电工程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84年,时任上海市长的汪道涵在美国发现了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并决定将其引入中国。在当时,像这样比较系统的营销书籍在国内还没有见过,其中的一些学术概念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1984年,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建立,1990年,一汽大众诞生。上海大众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称号, 八年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 并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上海大众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中首家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企业。
1985年—1993年 制度创新时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8435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8
下一篇 2022-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