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庚是问多大年龄的人

贵庚是问多大年龄的人,第1张

贵庚是问多大年龄的人 贵庚。但是为什么用庚字?庚是天干第七位,为什么不用其他九个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天干共有十位,为什么在问别人多少岁时,要用“贵庚”,而不是用“贵丙”或“贵乙”呢?笔者分析如下:十天干的含义天干是中国古代一种文字计序符号,包括: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字,故称为“十天干”。

天干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方面,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其中:甲木为雷、乙木为风、丙火为日、丁火为星、戊土为霞、己土为云、庚金为月、辛金为霜、壬水为秋露、癸水为春霖。

以上可知,天干中的“庚”代表的是月。

所以在古代要问别的的年龄,就是问别人的“庚”。

为了表示遵敬,用“贵庚”来表达。

“贵庚”的出处清代《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虞候又问:‘小娘子贵庚?’待诏应道:‘一 十八岁。

’” 结语因为在古代,“庚金”是表示月的,所以问人年龄时用“贵庚”。

传统口语中,问询别人的岁数都有专用敬语,比如贵庚、芳龄、高寿之类的。

贵庚之中的“庚”,乃是天干之一。

所谓天干,就是古人用来计时的十个符号,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与天干相对照的,就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通常我们觉得“贵庚”的意思,就是在询问对方多少岁,所以也有人想当然的觉得“庚”就是“岁”的意思,然而,这其实是不对的。

在公历引入推行之前,我们传统使用的礼法叫做“夏历”,据说是从上古三朝时期就已制定并且推行的历法,因此称作为“夏历”。

日历出现前的人,当然也是需要计算时间日子的,而早期的人们计算日子,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这里的“干”与“支”,可以理解为树木的主干与枝干。

过去的人将日出日落这一天,称作是时间的主干,也就是天干,而日子也需要进行区分,人们就发明出了地支。

今天是甲日,明天是乙日,后天是丙日,以此类推,十天之后重来一遍。

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进行搭配,周而复始,最终六十次作为一个周期,从第一个甲子年到下一个甲子年之间,中间隔着六十年。

像是庚子年,甲午年,辛丑年,这些都是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年份,而这些称呼都是按照传统历法进行称定的。

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为这种古老的纪时方法需要周而复始进行轮回,所以不少事件出现的具体时间,后来容易混淆。

贵庚,这个词汇的由来,其实与古代的天干地支计时法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早期的“庚”日其实就是休息的日子。

上古时代,施行的就是部落贵族管理约束庶民与奴隶的模式,按照当时的计时法,人们平时需要工作,而在“庚”日进行休息。

甲日、乙日、丙日、丁日、戊日、己日、庚日、辛日、壬日、癸日,这十天是一个周期,在第七天庚日休息,所以古人将这十天称作“一庚”,每十天休息一次。

最早的几庚,说的就是几个十天,庚逐渐就变成了时间的计量单位,与现在的星期类似,而在纪年法上,也由此引申,所以逐渐将“贵庚”作为了询问多少年的说法。

按照阴阳五行的传统文化,天干地支之间,其实也对应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天干之中前五个属于阳,后五个属于阴。

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按照这个规律,甲木为“雷”、乙木为“风”、“丙火”为日,诸如此类。

而庚金为月,在天干之中,庚对应的是月,古代月亮称作太阴,传统历法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因此传统历法将“庚月”用于表述时间。

在古代的时候,若询问别人的年龄,就是在询问别人的“庚”,而“贵”是一种出于礼貌的前缀而已,通常贵庚这个词,都是用于问询年长者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8638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8
下一篇 2022-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