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所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比较好呢?录取分数大约多少?

请问哪所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比较好呢?录取分数大约多少?,第1张

请问哪所大学的图书馆专业比较好呢?录取分数大约多少? 图书馆专业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安徽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湘潭大学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概述: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受到文献学、目录学、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信息搜集、处理、研究、开发与传递的技能,有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图书馆高级专门人才。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有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图书馆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文献学、目录学、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信息搜集、处理、研究、开发与传递的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文化、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 熟悉我国关于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学和图书馆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掌握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 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 掌握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文献信息的搜集、处理、研究、开发与传递的实际工作能力;
◆ 具有较强的中外文献检索、阅读能力,以及人际交流能力。
3、主干学科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4、主要课程
图书馆学基础、图书馆管理、信息管理概论、信息用户研究、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法与主题法、文献编目、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咨询与决策、信息市场学、文献计量学、信息经济学、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分析、计算机信息网络、数据库管理、文献学概论、目录学等。
5、修业时间
4年。
6、学位情况
管理学学士。
7、相关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编辑出版学。
8、原专业名
图书馆学。
二、专业综合介绍
图书馆学是研究和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为各类图书馆、科研单位和情报机构培养具有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图书资料与情报信息的收集、分类、编目、流通、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情报服务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
著名的“经史子集”分类法以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编撰跟现代图书馆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德国学者施莱廷根第一次提出“图书馆学”这一名称,该学科在西方已经有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图书馆学是本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介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
对于那些非常热爱藏书、读书、与书为伴的考生来说,每天能够遨游于书海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事情,而且分类整理古籍和新书也真的是一项其乐融融的工作,所以选择本专业对于那些对此有浓厚兴趣的考生是相当不错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现代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这一变化冲击着图书馆学的建设,同时也对图书馆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书馆学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其课程设置以文科为主,主要分理论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两个方面。由于现代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掌握计算机,尤其是数据库相关理论。在国内的大学中,开设这个专业的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如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等。其中,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其所属的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本领域中算是执牛耳者。
本专业毕业生一般到各大图书馆、书店等工作,就业面比较窄,需求量也不太大。不过工作比较轻松,挑战和竞争都不大。如果不是对本专业有特殊的兴趣或者非常想在图书馆工作,请慎重选择这个专业。
图书馆学专业代码:110501。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作为一门近代科学的图书馆学产生于19世纪初,确立于19世纪80年代。1807年,德国的施雷廷格提出了“图书馆学(bibliotheks wissenschaft)”这个专门名词。
1886年,K·F·O·齐亚茨科在德国格了根大学开设了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学课程,次年美国的M·杜威创设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管理学院。这些都标志着图书馆学这门学科正式地得到教育界的承认,从而真正确立起来。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草创、兴起、调整、停顿、恢复和提高6个时期。
草创时期(1913年—1949年);以1913年金陵大学文科开设图书馆学课程为开端,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于1920年3月成立,1929年改名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沈祖荣任校长。1929年广州职业学校开办图书管理科,这是中国最早的图书馆中等教育机构,1937年广州沦陷前被迫停办。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科创办于1947年,附设于文学院中文系,从该校文科各系学生中招生。
兴起时期(1949年—1956年):1949年秋季,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195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招收本科学生,1952年复改为专修科。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1956年,北大、武大两校由3年制专科改为4年制本科,扩大了招生名额,并开始大面积招收函授生。50年代初,西南师范学院也曾开办过图书馆与博物馆专修科。
调整时期(1957年—1966年):1958年北京文化学院设立了图书馆学研究班。1960年,东北师范大学设立了图书馆学专修科,但这几个专科班都于1962年前后停办。长期坚持正规教育的仍只有北大、武大两个点。
停顿时期(1967年—1977年):1966年夏季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全国图书馆学教育停顿了6年之久。1972年北大、武大恢复招生,此后连续招收了5届工农兵大学生。
恢复时期(1978年—1983年):1978年初全国高校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后,图书馆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8年—1983年全国有10所院校先后建立了图书馆学系(专业),打破了1949年—1978年30年间全国只有北大和武大两校办学的局面。这一时期,情报学教育开始兴起,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学系中增设了情报学专业。
提高时期(1984年至今):1984年到1985年,专业教育发展迅速,教学点达到50多个,在校学生有4000多人,业余教育和短期培训也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目前共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图书馆学专业。到90年代初,中国图书馆学正规教育已初步形成“三个层次、七个级别”的教育体系。
高等专门教育。又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从1991年起,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招收图书馆学博士生,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招收情报理论与方法、目录学两个方向的博士生。二是硕士研究生教育。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大和武大两校图书馆学系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后,又增加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情报研究所等单位。三是研究生班教育。即从文、理、工、农医和外语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招生,考试合格者再进行两年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毕业后两年内提交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
普通高等教育。也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双学位教育,即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达到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获得两个学士学位。二是大学本科教育,学制4年,多数设在综合性大学(少数设在专科性大学)。80年代不少院校改变了以文科为主的局面并分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专业招收学生,毕业时分别授予文学士和理学士学位,三是大专教育,学制3年,按招生和管理体制又分三种情况:经国家教委批准的统一招生的正规大学所办的大专班;由地方或部门批准,只限于某一地区招生的大专班:社会大学、夜大学或自费走读大学等。
中等专业教育。在图书馆和情报部门初级人才约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60%,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陆续创办了图书馆学中专教育点20余所,它们有的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图书馆主办,如湖南图书情报学校;有的由大学或中学主办,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沪光中学办的职业班;有的则由大企业创办。
国际上,图书馆学作为一门有两百年历史的学科,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时候,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发展:目前高科技数字化处理技术和网络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图书馆也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图书馆学必须将传统的信息处理流程加以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着的社会。图书馆提供资料的内容日益丰富,其服务对象也更加淡化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人们对图书馆的运用也更加方便。可以预见,图书馆仍将处于社会信息交流的枢纽地位,其服务功能必将加强。图书馆学专业的高级人才和相关学科人才将在一段时期内有相当的需求。
在我国,图书馆学事业虽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成为人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内容,获取利用信息是人生成功的关键。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研究处理、保存、利用社会总信息的学科,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和机遇。目前学科发展正处于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相交叉的时期,随着我国社会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将有一部分萎缩,如何更快捷不受限制地获得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图书馆也必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以便于更好的利用、交流信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将有部分被虚拟网上图书馆所代替。目前各大图书馆均已相继建立自己的网站,已然大大加强了图书馆的功能,也对社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应看到,目前也存在着网上资源量不足、内容分类不尽合理的问题,但这一切都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所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方面的高级人才将会有持续的需求。另在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管理等方向,目前仍需大量人才。
四、专业就业数据分析

五、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和方向性比较明确的学科,所培养的人才适用领域应为各类图书馆及各级文献、资料研究部门,以及有关有需求单位的内部图书资料库等工作岗位。图书馆专业毕业人才部分也可凭借所学知识从事相关行业,如研究、教学等工作,同时部分人员也可从事其他职业如编辑、文秘等。目前,图书馆事业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因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影响,图书馆建设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前景,因此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领域所需求的人员除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图书馆学知识外,更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及软件编制等技能。该专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必将以多学科人才、交叉学科人才为主。单纯掌握传统图书馆学知识的人员就业领域被进一步缩小,相反一些其他学科而又为图书馆建设所需求的人才会介入这一行业。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趋势会进一步显现。
图书馆学从业人员需求的工作岗位是各类图书、资料、文献馆所。其工作任务是在信息资料和社会使用人员之间起沟通作用。其工作主要是对图书等各类信息加以提取、分类、组织、保存、管理,并有效地被使用者获得。工作性质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部分人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促进图书馆学的发展,适应社会对图书馆学建设的需求。
国家对于本专业毕业人员,一般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和国家计划指导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毕业生自主择业,到适用对口部门工作,对本专业学生从业无特殊限制。
毕业生就业时应根据本人所学知识类别,自身素质条件,选择相关用人单位,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部分地区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趋于饱和,这些地区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尽可能选择发挥自己知识能力的工作岗位,适当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向,因为图书馆学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毕业学生可选择的从业范围偏小,每个学生应在毕前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如英语、计算机等以增强就业成功率。
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是供求基本平衡。因图书馆事业属于公共事业,不少院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了招生方向及人数。该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后,其收入随各地区、单位状况而有较大差异,但同本地区社会生活水平一般状况持平,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故本专业从业人员收入大约与社会发展同步。
由于图书馆学属于社会科学,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所以学科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近年来图书馆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各院校图书馆网络工程等项目上,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多与此相关。
图书馆学专业就业的主要领域集中在各级图书馆、资料室等部门。随着行业的发展,图书馆作为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愈来愈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也必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图书馆事业因信息化的影响,其传统功能在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也和其他学科发生了交叉发展的趋势,新兴的各种网络通道取代了一部分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图书馆吸收新技术,也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就行业而言,图书馆事业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我国在建的各级图书馆信息化工程,代表着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发展方向。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将向着数字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图书馆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毕业生就职的发展趋势顺应该行业发展态势:日益需要兼备多方面知识的人才,其行业内部分工也将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于专门高级人才的需求必将进步增加,对于一般素质人员需求有所下降,复合型人才将最受欢迎。因为图书馆事业已成为一门多学科综合的事业,该职业的社会功能将进一步加强。职业所具有的行业特色将逐步淡化,它将从传统的单纯图书馆事业逐渐融合入信息产业之中。
毕业后从事与图书档案相关的工作。
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可以成为:
信息咨询员——帮助人们查找信息和解决问题;
图书出版编辑——在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
图书馆员、档案管理员——在图书馆或人事部、档案部(公务员)管理资料;
信息主管(CIO)——公司企业中信息资源主管,向总经理提供各种管理信息,辅助决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8932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9
下一篇 2022-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