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乏

秋乏,第1张

秋乏 春困秋乏夏打盹完整诗秋乏问题如何避免

1、注意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2、保持愉悦的心情。

注意及时有效地舒缓压力,少发怒气;3、勤梳头发。

可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和毛细血管扩张,消除疲劳保持头脑清醒;4、呼吸新鲜空气。

保持室内的有效通风,减少久坐常走动,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对于血液循环的促进和头脑清醒的保持都有显著作用;5、注意防寒保暖。

秋季早晚温度差异较大,应及时进行衣物的增减,防止因受凉而感冒,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6、保证膳食均衡。

以养阴润燥为主,再适当配以微温之品,饮食清淡减少油腻,因为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感;增加蔬菜瓜果的摄入,喝些提神饮料如绿茶等,可以有效抵抗疲劳;7、多晒太阳。

由于秋季阳光照射减弱雨水天增多,导致褪黑素的分泌增多,抑制了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就容易产生秋乏,多晒太阳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心情舒坦更有精神;8、多睡一小时。

晚上在11:00各器官功能开始下降之前入睡,保证身体各系统的充分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习惯,另外养成每天午睡十分钟的习惯,保证每天可以获得7—8个小时的睡眠;9、常做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均可增强自身抵抗力,有助于平缓情绪解除秋乏。

需注意,秋季不适合进行高强度的锻炼的季节,应循序渐进。

秋乏睡不醒怎么办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这有科学依据吗?

时值春天,很多人都会觉得困,这到底有道理吗?今天张大夫给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查阅了一些科普类文献,这些文献都认为春困来自于春天气温回升,人体毛细血管扩张,使得全身体表血流量增加,大脑血供降低所致。

还有一些文献显示,春困跟冬天阳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缺乏有关等等。

无论怎么说,春困可能是某些人确切存在的感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1、起居有节其实,只要是每天有足够的休息,不熬夜,不让起居过度颠倒,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就可以保证一天的精力充沛。

当然,注意不要熬夜,不要颠倒起居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2、科学运动对于那些有春困现象的人们来说,能够做到春天保持一定的运动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中等强度运动,每周5次,每天30分钟,这样做可以有助于每天忙碌工作的成年人保持充沛体力和精力。

3、适当小憩适当的小憩对于成年人保持充沛精力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说来,中午是适当小憩的合适时机,中午很多单位都有休息时间,如果能小憩一下,对于保持下午的工作状态很有好处。

总之,春困也不是一种绝对的精神状态,不一定每个人都出现,如果有,那就注意调整一下,做到不影响工作最好。

春困、秋乏、夏打盹,我就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谈谈其中的科学道理。

春困 从中医角度来说,春季由寒转暖,阳气开始生发于外,而导致体内阳气相对不足,头目不能收到濡养,于是就会出现昏昏欲睡,疲劳倦怠之感。

现代医学认为,天气渐暖,人体皮肤血管会扩张,流往皮肤的血液也会增加,而脑部血液相对会减少,供血供养的减少,导致春困的发生。

对策:对于春困,最好的方式就是午睡,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不能多睡,否则反而会感到倦怠。

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可适当五指梳头进行头皮按摩,刺激头部。

饮食要清淡,不要过于油腻。

秋乏 从中医角度来说,燥是秋天的主气,燥会耗气伤阴,而气虚的后果就是疲劳乏力,少言懒动神。

现代医学认为,炎热的夏季人体消耗过大,秋季气温适中,出现乏力是对夏季消耗的补偿反应,并且,夏季空调的无节制使用和贪吃寒凉的食物,导致抵抗力和消化系统出现问题,表现出整个人懒懒散散,做事没有力气。

对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食物不能贪凉,要吃温热的;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燥热,可吃蜂蜜、百合、莲子等润肺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夏打盹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因为夏季雷雨多,潮湿闷热,容易导致暑湿上身,湿气困脾,全身会出现困重的情况。

现代医学认为,夏季人体出汗多,导致钾的流失加重,如果补充不及时,就会疲乏、犯困的情况。

对策:运动时避免过度流汗,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吃点含钾高的食物,比如香蕉、土豆、红薯、菠菜等。

还可以吃薏苡仁、红豆等利水健脾的食物,以去除体内湿邪。

如果觉得满意,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定期更新原创科普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03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9
下一篇 2022-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