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上一句

道法自然上一句,第1张

道法自然上一句 道法自然????“天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和“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几个概念。

天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一句好像是电视剧《天道》中,主角丁元婴总结的。

道是道家对宇宙本体和本质规律的一种认知和定义。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是道这一规律的运行法则。

而通晓道法的人,人们往往称之为神或神仙。

神话传说中他们住在天上。

比如:太上老君住在33重天之上。

而中国人常以天代指道以区别有私心的常人之道,这也是一种约定俗成。

如来是佛家用语,指无所从去,亦无所从来。

如者:真如。

比喻佛家智者了悟真如觉性,来三界垂化。

通俗的讲就是指成佛的大德佛祖。

也有对释迦牟尼佛的指代。

所以这几个概念连在一起可解释为:了悟天道自然规律的智者,可以说是如来,如来肯定是了悟自然大道天理之人。

这句话从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

哪丁元婴在剧中的做为有助于我们对以上观念的理解。

我们从五台山论道来看一看。

丁元英为求见高僧两次给钱未果后,以一首自作诗词如愿。

上面写道:《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大师:“感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丁:“晚辈斗胆妄言,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

修为成佛,在求。

悟为明性,在知。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

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

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这里看丁元英还是颇有见地的。

大师:“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丁:“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

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

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

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

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

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

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大师认为丁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而丁也认为自己不进不出,满纸一个“嗔”字。

原来丁元英为实现小丹的心愿为王庙村脱贫致富,而想用杀富济贫的方法,怕人诟病而来找大师求一心安。

大师解答了他的疑惑并将他的诗词改为: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

后来丁元英历尽波折完成脱贫任务。

而收礼人小丹却去世了。

也造成了乐圣老板和曾经的入股人刘冰的自杀。

这件事见仁见智。

这里我要说,丁无疑是一个怪才,鬼才,在商业上不以正招见长,而是出奇制胜,甚至险遭不测。

(乐圣老板用q指他,动过杀心。

)非常危险。

但他有缜密的一面,有知识,有能力。

但以他对佛学的参悟有一定的高度,对传统文化也应该有透澈的了解。

但他确对西方文化很推崇,对传统文化很自卑。

有点匪夷所思,请问西方有这么高深的文化吗?另外他所强调的强势文化认为是天道,不敢苟同。

天道应该是中和。

所以综上来看,丁了悟的是商道,不是大道。

虽然他很有能力但他在境界上不如小丹。

可见知和行都很重要。

而王阳明是一代大儒,是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

他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功绩。

被称为儒家两个半圣人之一。

他的心学主张:宇宙本吾心,心即天理。

心即本源,本体。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天人合一。

致良知,知行合一。

另有阳明四句教流传: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说:良知是心的本体,本心是淳净无污染的。

所以无善无恶的本心就是天理,本源。

当有了善恶之分时,是本心里意识在活动了。

良知是心的本体,虽无善无恶,却知善知恶。

因此本体有智慧。

有道德的人要自觉的为善去恶。

就要用良知来规范自己。

而知行合一就是说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的心中,不假外求,本自俱足。

知和行不是分开的,知的真切笃实处就是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

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及其它心学主张是直切宏旨的。

其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理论为儒家解释宇宙自然修养方法论。

而心学也不是空谈。

所以和丁元英的主张是不同的。

如果具备了悟宇宙本质之理之人,或可有与阳明心学契合之处。

如来就是婴儿初到世间的思想境界,道法自然是万物运行规律。

知行合一是教化人心依道而行[祈祷][祈祷][祈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11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