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加一点怎么读

戊加一点怎么读,第1张

戊加一点怎么读 戊加一点是什么字戊中间一点是什么字戊加一点是什么字戊字中间加一点读什么

戊戌变法 读xu 一声

如何辨别戌、戍、戊、戎这几个字?

有个顺口溜,点shù,横xū,空心wù,廿念jiè,十念róng(备注:廿在这里记成二十更好记。

戌、戍、戊、戎四个字,又让我们傻傻分不清。

它们为何“长得”如此相像,有什么渊源,又如何区分,您知道吗?四个字共同的部分是“戈”说这四个字之前,咱们先来说说一个跟它们密切相关的字,那就是金戈铁马的“戈”。

“戈”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指的乃是商周和战国时代的最常用的兵器,不过后来到了秦朝就比较少见了,换成了戟和矛。

古人把锋利的树杈称为“干”,而棍棒之上再加上锋刃就称为“戈”。

这种武器有个长柄,长柄之上有个横刃,可以用来砍,勾,击,在当时可谓杀伤力非常大的兵器。

《说文解字》之中有这样的描述:平头戟也。

从戈,一横之。

象形。

凡戈之屬皆从戈。

这是告诉我们,戈就是类似戟的兵器,不过是平头的。

字形采用“弋”作边旁,“一”代表横击的意思。

字形本身就和戈这种兵器非常相似。

所有与弋相关的字,都采用“弋”作边旁。

说到这里,您大概已经明白为何说那四兄弟之前,咱们要先说这个字了吧。

这个字直接就堪称那四个字的“老祖宗”了。

戌、戍、戊、戎既然四个都和“戈”相关,那么它们最初所代指的意思,和那件秦朝之前的神兵利器“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首先,老说说“戌”。

戌,读音是xū,最早也是从甲骨文来的。

甲骨文中的这个字,和出土的铜斧非常相似,它的本意就是指像斧子一样的宽刃兵器。

按照《说文解字》中的说法,它的意思就是“灭”,可见杀伤力是很大的。

《晋书》中说“九月之辰谓为戌,戌者灭也,谓时物皆衰灭也。

”在天干地支中,“戌”代表的是九月。

此时正是经过了一个夏天的,天地间的阳气已经变得很微弱,开始下行,而各种作物已经开始成熟,但也开始步入衰败。

这样的季节正好和戌字的“灭也”的意思有些相符。

接下来说“戍”。

戍,读音是shù。

《说文解字》中说,守边也。

从人持戈。

作者汉代文学家许慎认为它的意思就是守边疆,一个人拿着戈站在边疆的意思。

因此也可以把它称为“会意字”,就是从字的构成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大概是什么。

这个字从本质上讲,虽然不是兵器的名字了,但依然和前面说的“戈”脱不了干系。

戊,读音是wù。

它其实也是指斧钺等一类的兵器,但是比钺小。

相对于戌,斧子的宽度有点变窄了,估计这就是用少那一橫来体现的。

同样是用于作战的斧子,发明两个字来分别代指,是不是有些太费劲了?估计这还是从杀伤性上来说的,戌的杀伤性那直接就是“灭”的,而戊则没那么大的杀伤力。

和“戌”一样,“戊”也进入了十二天干地支。

最后是戎。

戎,读音是róng。

《说文解字》中说“兵也。

从戈,从甲。

”持戈带甲,这很明显就是一个古代士兵的形象。

虽然戎字已经不再指武器,但指的是“戎士”,可以理解为士兵。

后来戎成为一种姓氏,而古时候在中原西北方居住的民族经常被称为“戎”。

读音分辨可以从一些常见的词汇上来记住这些词的读音。

比如清朝时著名的“戊戌变法”,一下子就记住了两个。

而“戍守边疆”这个词,又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戍(shù),剩下一个笔画最为复杂的就是戎马一生的“戎”了。

而从字形上,可以通过顺口溜来帮助我们记忆。

分享一个当年高中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口诀: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róng)。

这写字日常还是有用到的时候。

现在基本都是用手机打字,写信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提笔忘字几乎成了比较常见的现象,希望这样的口诀能够帮助您记住这写字,特别是念别人名字或者读一些文字的时候,免于尴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12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