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下雨前为什么会闷

夏天下雨前为什么会闷,第1张

夏天下雨前为什么会闷 夏天下雨前为什么很闷热?

夏季降雨一般是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造成的.而闷热是大气里含的水蒸气增多.温度偏高的表现.这也是夏季雷雨将至的先兆.夏天的雨多为阵雨和雷阵雨.其产生的条件是因为前期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空气在局部地区出现强烈对流.使大量的湿热空气急剧上升.造成积雨云所形成的.与此同时.大气里的热空气增多.水蒸气充足.此时温度变化虽然不大.但由于大气中含的水蒸气多.已趋于饱和.致使地面上的水分不易蒸发.人身上出的汗也不容易挥发,所以就会感到十分闷热难受。

为什么夏天总是下雨?为什么说下雨之前很闷热,下雨之后气温就会降低?

夏天,感觉又闷又热,经常会听人说:想下雨。

这是人们的经验之谈,并且,准确度还很高。

那么,天气闷热与下雨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阴天比晴天的大气压低,人感觉呼吸困难,有憋闷的感觉。

下雨的条件之一,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人体为保证正常的体温,需要排出多余的热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热传递,一个是出汗然后汗液蒸发吸热。

夏天,温度较高,热传递散热效果不好。

蒸发快慢会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蒸发越慢。

下雨前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湿度很大,甚至达到饱和状态,严重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人体就会感觉闷热。

夏天,为降温在地面上洒水,刚洒完水时,觉得更热,就是因为水蒸发增大了空气的湿度,减缓了汗液的蒸发。

夏天,在公路上跟着洒水车走,总是感觉热气腾腾,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停一会就会凉爽很多。

正是这样的生活经验,是人们认识到,夏天感觉闷热是下雨的先兆。

这样的现象人们还发现许多,比如“础润而雨”“水缸穿裙子,就会下大雨”“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一会就来到”等,也都跟下雨前空气的湿度增大有关。

来自高空的雨水本来温度就很低,下到地面会从地面吸热,同时,雨水要蒸发,吸收大量的热,就会降低地面附近的气温。

夏季下雨前确确实实都是闷热的,但一样的闷热,背后却有两种不同的缘由~1,雷雨前的闷热,是高温、高湿、低气压~夏天最具代表性的降水就是雷阵雨了,本来骄阳似火的天气,突然有黑云涌起,然后就是雷暴大风、短时强降雨,甚至冰雹。

而雷雨之前,必定是热的、闷的,一动一身汗,那热浪跟勾了芡似的,推不开、甩不脱,黏糊糊湿答答……这是因为,夏天晴晒的时候,往往是高空受到副热带高压或者大陆暖高压控制;而阳光炙烤之下,近地面空气温度不断升高、体积不断膨胀,气压就随之降低。

也就是说,夏天的时候,高空的高压,往往对应着地面的低压,气压低不就是喘不过气,感觉闷嘛!同时,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中可容纳的水汽也增多了,而夏天不管是水体的蒸发还是植物的蒸腾,都非常厉害,都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出水汽。

而空气中含水量大了,我们身上出的汗就不容易干,就热得黏黏糊糊,再加上气压低导致的闷,就让人闷热难耐啦~2,锋面降水前的闷热,是因为低空暖湿水汽源源不断~夏天还有一种降水,是冷暖交汇导致的持续性降水,最为典型的就是梅雨。

这是因为,引导我国整个雨季进程的副热带高压,控制着华南的时候,副高的西侧和北侧,就会源源不断的有西南暖湿气流被泵上来,空气湿度相当大,伴随着30多度的气温,同样会让人如入蒸笼。

这种桑拿天,即使北如北京这样的城市,夏天都会经历,前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被副高泵上来的水汽包裹,永远出不了一个透汗。

不过,充足的水汽,是雨季的必备条件,一旦有冷空气过境,就会形成明显降雨,这就是东亚季风区典型的雨热同季啦~3,降雨后气温为什么下降呢?我们还是先说雷雨。

雷雨发生,是因为地面空气热、高空空气冷,上冷下热就不稳定,然后热空气就上升,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在不断上升的热空气的托举下,继续上升、碰撞,不断变多、增大,最后积累成云中之王,可直达平流层的“积雨云”,等积雨云中的水滴和冰晶足够大,热气流托不住的时候,就变为雨降落到地面。

而在雨水的的浇淋下,上升的热空气变凉,转而下沉扑向地面,形成地面瞬时大风,那在雨水和凉风的共同作用下,气温当然要下降啦。

另外,下雨时,太阳被云层遮蔽,辐射增温停止,气温也不可能再上升了,而当雨云散去,太阳重新出来,空气又被加热,配合着雨后高湿,闷热感很快又会回来的。

再说锋面降水。

刚才说了,锋面降水本身是冷暖交汇,那本身就会有相对较凉一点的空气过来;然后梅雨锋这种,还是非常稳定的准静止锋,长时间盘踞形成一个狭长的雨带。

而雨带下,可以形成一个个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

而没有了阳光的辐射增温,加上降下的雨水是来自高空的过冷水滴和冰晶,自然会把气温带下来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137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