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什么

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什么,第1张

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什么 庄子《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什么 国学智慧庄子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什么庄子的《齐物论》表达了什么思想?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既然是齐物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我们先来看看题目。

齐物,顾名思义就是万物都是一样的。

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普通人看事情都是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触及事物的本质。

比如春夏秋冬,我们看不一样,其实他们也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变化。

我们看时间的长短,一天和一年不一样,但是如果你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者是宇宙的时间无限的角度来看,一天和一年又是一样,都是那么一瞬间而已。

庄子就像是站在上帝的视角看问题,所以,在庄子看来,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

这是从人的经验世界得出来的观点,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庄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在相互矛盾中得以成立的,就像是有善才有恶一样。

大木头可以建房子,但是用来塞老鼠洞显然不行,千里马跑得快,但是你让它抓老鼠,显然也不行。

所以,事物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从大道的观点上来看,这些事物都是一样的,都需要依靠另外一件事物的存在而存在,单独的事物是没有本质意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事也都是一样的。

第三点,从这个万事万物都一样的观点出发,人类社会的种种也是一样的。

贫穷是生活,富贵也是生活,生存和死亡是一样的,长寿和短寿也是一样,既然什么都一样,那就没有必要去追求什么功名利禄,所以死了和活着也一样,死了也就不需要悲伤了。

这就是庄子的老婆去世,庄子敲锣打鼓庆祝的原因,因为,他认为,死亡其实和活着一样,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存在而已!

齐物论说的总根是「道通为一」,具体是泯是非,息言辩,破生死、通人我。

泯是非、息言辩一切的争辩争斗,皆因「是非」而起。

庄子就说,「是非」这玩意儿,不存在的。

所谓的「是非」,都出于自己的主观成见,我觉得「是」,你觉得「非」,如此而已。

这其中哪有什么客观可言呢?「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所谓的「是非」,不过是我觉得「是」,你觉得「非」。

于是就争辩起来了。

庄子用绝对的主观相对性来言「是非」。

他认为「是非」就像「彼此」一样,从我这角度来看你,你就是「彼」;从你的角度来看我,我就是「彼」。

「彼此」都是在相对待的关系中而形成的,没有绝对的「彼」,也没有绝对的「此」,角度不同而已嘛。

「是非」也是如此,不过是人的成见,没什么是非标准。

言到是非标准,庄子从两个角度来说。

一个是具体的例子。

猴子在树上就很舒服,人爬到高树上就惊惧。

泥鳅在这潮湿的沼泽很舒服,人放在潮湿的沼泽,就要得病。

人吃肉,麋鹿吃草。

人类的美女,在鹿的眼中那就毛都不是。

这其中,你如何划定一个标准,孰是孰非?「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鰌与鱼游。

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另一个就是制定是非标准的困难。

我们观念不同了,那如何确定谁是谁非呢?请另外的人来评判。

如果那个人和你的观念一样,他都和你观念一样了,他怎么来评判?如果那人和我的观念一样,他都和我的观念一样了,他如何评判?如果那人的观念和我们俩的都不一样,这又多出一重是非问题,他又如何来评判我们的是非?总之,是非是无法确立标准的。

这也同时是对辩论的的一种否定,是非都没有了,还辩个毛。

有什么意义。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你赢了我,你就是对的?我赢了你,我就是对的?连是非对错的标准都无从立,言辩还有什么意义。

赢了输了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嘛。

世上本来就是猴子在树上很爽,我在树上就惊惧的状况,没法定是非。

而一切是非又都是个人的主观成见。

我觉得在树上惊惧,我就说在树上不好。

这是我的成见嘛。

可是谁还没有个成见呢?「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人人以他的成见来定是非,那结果就是人人有一是非,于是世界纷乱由此而起,何必呢。

本来没有彼此,没有是非,都是一体的嘛,「道通为一」,这指的是在认识上,万物为「一」,没有是非,没有分别。

硬划出个是非来,是对「道」的损伤。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破生死、通人我既然没有是非,那自然也就没有利害了。

顺任自然,不拒不迎。

「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没有是非,就意味着一切都是自然之化,你不需要去有意追求,有意避免,安于自然之化,就把这一切当成一场梦一样,才是应该的境界。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你梦见饮酒作乐,醒来发现自己处在悲伤的境地。

你梦见悲伤哭泣,醒来发现自己处在快乐的境地。

你没醒的时候,你也不知道梦是梦啊。

那么现在你怎么就能确定,你现在所处的世界,不是一场梦呢。

一场梦而已,你还要追求什么利害死生啊。

梦里是啥就是啥,采取一种观赏的态度就完了。

这部分的内容,在《德充符》和《大宗师》有更详尽的表述。

《齐物论》的主要内容还是「道通为一」,泯是非,齐物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19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