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逆与忤逆的区别

杵逆与忤逆的区别,第1张

杵逆与忤逆的区别 杵逆与忤逆的区别

汉字“逆”,抵触,不顺从。

可以说忤逆【wǔ nì】和杵逆【 chǔ nì】这两组词语生活中经常用,但是一不留神会搞混。

别着急,再麻烦也经不住我们认真推敲。

两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逆”字。

“逆”字好理解,逆和顺正好相反。

说的是抵触,不顺从或者是背叛。

有些家长批评小孩时经常说,孩子不听话有逆反心理,说什么也不听,说往东,他偏往西,说要打狗,他偏捉鸡。

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是叛徒,也会用叛逆这个词语来形容它。

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词。

叛逆的孩子忤逆和杵逆,最关键的在“忤”和“杵”两个字上。

到底它俩什么区别?逐个分析:汉字“忤”的解析:从心底里抵抗。

忤,左右结构。

左边一个竖心旁,右边一个午。

竖心表示心情、性格。

而偏旁“午”在古代与“啎” 相通。

《说文解字》中说:啎者,屰也。

所以这,忤的本意是从心底里就抵触,反抗,不顺从。

比如词语:忤权,说的是不屈服于权贵。

忤怨,由于抵触而从心底里发出的怨恨。

说文解字原版 全4册完整版已售21件淘宝¥158去看看忤字分析忤逆:叛逆,不孝顺父母。

历史典故(刘邦与父亲)忤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词语,忤逆说的就是叛逆,不孝敬父母。

有一个历史典故:汉高祖刘邦,那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虽然最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可对待自己的父亲却令人心寒。

说是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所俘,刘邦竟然说可以杀死他,分给我一杯羹!后来当了皇帝竟然也不给父亲以帝王的封号,还嘲讽他过去偏向了大儿子。

在后人看来确实是不孝。

当然,历史人物有功有过,如何评价每个人的标准不同。

而父母往往对那些不孝的人,喊他为逆子,也叫忤逆不孝。

刘邦取得辉煌成就,对待自己的父亲却令人错愕。

忤逆罪,在古代“十恶”中排第二!罪行严重。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自古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谦卑礼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是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

而在古代,忤逆罪不仅单指不孝顺父母,更包含叛逆之意。

“忤逆案”是古代封建社会“十恶”里仅次于谋反叛乱大案,可以说性质比较严重。

在古代一旦发生严重的“忤逆”案件,不仅会牵连周边的人,罪人也会受到“剥皮揎草”、“磨骨扬灰”的惩罚。

所以,我们要做个遵纪守法,孝敬父母的人。

上对国家,下对我们的家庭。

在古代,忤逆罪相当严重。

做一个遵纪守法、孝敬父母的好人“杵”字分析:本意指圆柱体木棒,也指脑袋愚蠢、太过死板的人。

杵chǔ字,左边一个木,右边一个

ohit'sallright,即使忤逆上天,也要守护你新韩剧城市猎人3的结尾曲是什么歌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205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