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

夫以铜为镜,第1张

夫以铜为镜 为什么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玄武门事件之前,魏徵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曾建议李建成早点杀了秦王李世民。

玄武门事件后,李世民问魏徵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徵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进言,就不会被杀了。

李世民久仰魏徵的才华,没有恼怒魏徵,反而让其当了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归整讽刺皇上得失的大臣。

李世民登基后,任用魏徵为尚书右丞。

魏徵依然常常犯言直谏,也常使唐太宗下不来台,李世民每次都能虚心接受魏徵的建议。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这句醒世恒言,是公元643年1月17日,魏徵有病去世,唐太宗命九品以上官员皆要奔丧。

并亲自前去魏徵家里吊唁,李世民禁不住失声痛哭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李世民赐予魏徵最高礼遇安葬,魏徵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简朴,如今赐予按一品官员礼仪安葬,不是死者的愿望。

最后还是以车拉着棺材下葬了。

魏徵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常常思念魏徵,感念他对自己的直言相谏。

也经常对大臣们提起这句“以铜为镜”的名言,来怀念魏徵,来提醒自己。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李世民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征传》,是唐太宗感叹魏征逝世,有感而发!后面还有一句, 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

这里的“以人为镜”泛指:人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论语》中也有一句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另一句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与它意思相近这里的“贤”与“不贤”是指:人的能力水平。

善者”与“不善者”,是指人依据道德规范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

推测唐太宗正是从这两句中得到启示,结合自身经历,说出了这句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210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