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1张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以儒道自我修行?

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儒道的最高准则,做人的典范,做人的最高要求。

儒道八条行为准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的一生,如能经世致用,将享受不尽,大有作为。

儒学认为:古之人欲想明显德行于天下,先治好其国。

欲治好其国,先齐好其家。

欲齐好其家,先修好其身。

欲修好其身,先正好其心。

欲正好其心,先诚好其意。

欲诚好其意,先致好其知。

致知在格物。

探究认知、认识在于认识、了解事物,掌握事物的本来面目、特性、规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国,平天下是对上层人士说的。

普通的人做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这六条就好了。

儒道强调:上层人士与普通的人士,都要以修身为本。

修身最为重要,注意修身,修养能培养更多的社会精英,造就壮大社会精英层次,使人才济济,国力强大,治国理政水平提高,治国效能、能力增强。

儒家所谓诚意,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使自己真诚,诚实。

做人要慎独,审慎,独善其身。

自身有真诚于心中,必然形之于外。

自身如富润的房屋,宽敞明亮,但诚,道德浸润身体,志趣高洁,自然胸襟广大,安详自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礼记.大学》、《论语.学而》引)道德学问自修,要互相切磋互动。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而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素也者,五色之质也。

(《管子.水地》)子夏监绚素之章。

(《文选序》)故商赐二子,可与言诗。

(《文心雕龙.明诗》)子贡悟琢磨之句。

(《文选序》)儒道所谓修身在于正自己的心。

使自己心无邪恶,无邪曲,无恶欲,心正则身正,人正不怕影子斜。

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管子.内业》)心正则笔正。

(柳公权)儒道所谓齐家,在修其身,有好的家人,必有好的品行,人见之亲爱,众见之精诚。

二人齐心,其利断金。

(《易经》)一家齐心,众志成城。

儒道所谓治国必先齐家,如家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带动好其他人呢?出不言之教,做不言之事最好。

酒好不怕巷子深,好事自然人知道。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诗经.大雅.文王》)这是做人的高境界啊!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祸乱,全家遭殃。

自己作好了才要求别人去做好,自己都没有作好怎么去要求人家呢?此谓治国在齐家。

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儒家,儒家的根本精神体现在《大学》。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大学的核心思想。

孔子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即,一切都要把修身作为根本!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功夫。

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人为本,推己及人,由近到远,从修身上推起。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家是一个国家的最小单位,是个体安顿自己身心的港湾。

没有家,人将漂泊无所归依;没有家,社会将失去秩序。

所以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是人心所向!因此,儒家把长幼有序的“齐家”视为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学习知识,懂得吸收前人的经验,通达明理后,要意念诚挚地去端正心态,追本溯源,探究事物原理,力求做到通达完美。

而格物致知,是一个不断砥砺,不断修行的过程,是境界不断提升的前提。

在这个过程之中,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使自己所在的家庭生活和谐,尊老爱幼,遵守社会规则,拥有良好的品格和能力,去服务社会。

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成长。

大学之道,是明明德,是亲民,是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是修道,悟道。

道是体,德为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在不断内省,自我完善中,修身安人,积善成德;在修齐治平中,敢为天下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不断去努力开拓,继承和发展《大学》精神,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21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