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的意思

赦免的意思,第1张

赦免的意思 读完缇萦救父你认为缇萦的父亲获得赦免的原因有哪些?

引言:西汉文帝年间,地处齐国的临淄城此刻正发生一起伤心的别离事件。

原来,齐国的太仓令被人状告犯了国法,按照汉朝法律规定,他必须被押解进首都长安接受肉刑

在临走之前,太仓令想到自己即将不再完整,内心极度悲凉,又看了看来给他送行的亲人,感慨自己一生只生了五个女儿,连一个儿子也没有,内心更加的愤懑。

“老天啊,我这一辈子造了什么孽啊!居然生了五个女儿,一个男孩也没有,如今我出了事情,连一个能帮上忙的都没有啊!”太仓令凄凉的呼喊道,说罢准备离开。

“父亲,暂且留步,儿虽为女子,如今父亲遭受刑罚,远离故土,儿愿随侍左右,照顾父亲。

”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后方传来,那是他最小的女儿说的。

太仓令看着年幼的女儿,眼神里充满了激动和温暖,只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即,小女儿便和他一起上路了。

奇女子缇萦剧照这个女孩,就是西汉历史上有名的奇女子缇萦,因为父亲太仓令淳于意犯法要遭受酷刑而跟随父亲进京,并依靠自己的能力最终拯救了父亲,废除了残忍的肉刑。

那么,一个年幼又没有什么权力的小女孩,她凭借什么能够废除一部法律,救下自己的父亲呢?一.事件起因——小人作祟酿悲剧要说起这件事,实际上是当时一些人内心的阴暗面导致的小人心理去作祟,反而差点酿成了一场悲剧!原来,淳于意本来是齐国临淄的一个小官(太仓令),当时,在临淄城里有一个妙手回春的老大夫,经过仔细考量觉得淳于意人很不错,于是决定把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

淳于意非常用心的去学医术,没几年就成了临淄城里的神医,声名远播。

太仓公淳于意画像但是,淳于意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深知世上得病的人很多,自己不能只待在这小小的临淄城里看病,于是他开始在各地游历治病,因而治好了很多人。

但是,因为他居无定所,让一些想找他看病的人没法及时找到他,这些人内心的阴暗面就爆发了,状告淳于意犯了罪,按照当时的律法要处以肉刑,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

少而喜医方术。

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

庆年七十馀,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

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二.巾帼不让须眉——一颗勇敢的心在父亲被冤枉押解进京的关键时刻,年幼的缇萦为了父亲愿意跟随他一起前往京城,从山东临淄到陕西西安,一路上道路崎岖,风餐露宿,这样的苦别说是一个小女孩了,就是很多大人也承受不了,但缇萦却经受住了,一路到了首都。

眼看着父亲就要行刑了,缇萦在京城一没有亲人,二没有钱财,难道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受到酷刑吗?年幼的缇萦此刻想到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告御状!缇萦上书救父她上书给汉文帝刘恒,力陈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人,而且平日里还帮助老百姓摆脱病痛。

同时,缇萦还非常的聪明,她把这件事和曾经受过肉刑的犯人联系在了一起,说这些人一旦经受了肉刑,除了身体和心灵受到痛苦,他们自身的劳动力价值也丧失了!於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

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

妾原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天下以民为本,如果这些肉刑让大汉朝损失了那么多劳动力,这是得不偿失的!缇萦的上书掐中了所有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民心向背!这才让汉文帝刘恒感受到事情的重要性,选择废除肉刑,拯救了淳于意。

三.体恤民意好皇帝——一颗仁心不得不说,缇萦是幸运的,她最大的幸运就是她碰到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关心老百姓的皇帝之一——汉文帝刘恒!刘恒留给后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一颗仁慈的心!因为从小不被父亲宠爱,所以,刘恒过早的感受到人世间的冷暖亲情,也从宫廷的那些侍从宫女处得知了民间的疾苦。

这些经历给后来成为皇帝的刘恒早早地种下了一颗仁慈的心,所以,在刘恒称帝之后,他最关心的就是天下百姓的生活!汉文帝刘恒剧照汉文帝刘恒一生生活简朴,连他去世后的陵墓霸陵内的陪葬品也都是以陶器为主,所以西汉末年赤眉军进入长安大肆破坏汉朝皇室的陵寝,却对霸陵秋毫无犯。

同时,刘恒想任何事情都以百姓为先,曾经,刘恒想给自己修建一所休闲用的平台,问工匠多少钱,答曰百金,刘恒认为百金是当时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了,自己只修建一个平台就花费那么多,不值得,于是作罢。

正是刘恒拥有这样一颗仁慈之心,才让缇萦的上书得到了重视,如果缇萦面对的是昏君或者暴君的话,那么即使她说的再有道理也无法拯救她的父亲!四.天下苦肉刑久矣——刘恒就坡下驴其实,我们看整件事会发现这事实际上有一点荒诞。

律法是国之重器,怎么会因为一个小女孩的一封上书就轻易废除呢?难道她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吗?其实,缇萦救父只是一个导火索,实际上对于这残忍的刑罚,天下苦之久矣,刚好碰上了缇萦替父亲申冤的事情,聪明的汉文帝正好就坡下驴,既给自己挣了个体恤百姓的美名,又缓解了社会矛盾,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而缇萦,也幸运的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汉律节选因为,早在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就已经感受到秦法的严苛是造成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汉朝毕竟是一帮泥腿子建立的王朝,本身文化水平并不高,于是萧何在制定汉律时选择了“汉依秦律”,同时也继承了一部分秦法的残忍,肉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后来,惠帝和吕后当政时先后颁布圣旨缓解法律的严苛性,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等到了汉文帝刘恒这儿,正好赶上缇萦救父这事,刘恒也就趁机废除了肉刑,算是圆了老百姓一个梦!结语:缇萦能够拯救父亲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是自己勇敢的心使社会舆论倒向了自己;二来碰上汉文帝刘恒这样一个好皇帝;三来这肉刑原本就搞得天怒人怨了,废除是社会必然的结果。

综上所述,缇萦靠着天时地利人和,成功救出了自己的父亲,也使这个故事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缇萦作为一个小姑娘,当自己父亲被判有罪之时,竟然有勇气给皇帝奏章,想替父亲开罪!这份胆识跟孝顺就引起了汉文帝的重视!奏章这样写到:“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

我父亲是朝廷的官吏,齐国人民称赞他廉洁奉公,现被判刑。

我痛心的是人死不能复生,受刑致残也不能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不能如愿。

我情愿自己在官府作奴婢来替父赎罪,使父亲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信,很怜悯和同情缇萦的孝心,五月,下诏书说:“《诗经》说‘开明宽厚的君主,是爱护百姓的父母。

’现在人们有了过错,还没有加以教育就处以刑罚,有的人想改变行为向善,也无路可走了,朕很怜惜!肉刑的残酷,以至于切断人的肢体,摧残人的皮肉,使人终生无法生育,这是多么残酷和不合道德!难道这符合为民父母的本意吗!应该废除肉刑,用别的惩罚去代替它;此外,应规定犯罪的人各依据罪名的轻重,只要不从服刑的地方潜逃,服刑到一定年数,就可以释放他。

制定出有关的法令!”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

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

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

这样,缇萦就救了她的父亲。

缇萦能救下自己的父亲,是汉文帝体会到酷刑了的不当,罪犯也是人,罪犯也应该有重新做人的机会!废除肉刑也是汉文帝在位期间的一大功绩!所以救下自己父亲的是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如果皇帝昏庸无能任你说什么都没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218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