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第1张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谢邀。

这句话哪里有什么文化意义。

不过,这句话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如此稳重的人,何必三思呢?季文子,从名字看,是鲁国大夫。

文,是他死后国君赠给他的谥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论语》不是孔子所做,是他的徒子徒孙,在他死后收录整理的。

能够获得“文”的称号,表明季文子聪敏,好学,文质彬彬。

这样一个稳重,谨慎的人,遇到事了还要三思而后行,三,在这里是约数,表示反复权衡。

孔子听说后,便纠正到,考虑两次就行了。

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好分寸,有些关紧事,等你拿注意,你磨磨唧唧,等想好了,黄花菜也凉了。

这就叫,聪明的人,不违时,也不失时。

可见,做事,尤其是教育孩子,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如果是子路,孔子肯定会对他说,怎么能再思之呢?应三思而后行。

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出身,个性,品行,教育孩子时,要因人而异。

有一回,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之,孔子答,闻斯行之。

你看,同样的问题,答案却不同。

子路问,是不是听到就做呢?孔子说不行。

而冉有问,听了就做咋样?孔子说,行。

有学生很疑惑,孔子就说了,子路,胆子太大,我得压压他。

冉有却胆子太小,遇事退缩,我得鼓励鼓励他。

这就是孔子的灵活,高明之处。

再看看现在,我们教育孩子,能不能深入了解孩子,能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所以,再思,和三思都是因人而异。

东吴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拜相之后,由于他性情浮躁,有大臣就劝谏他,遇事要十思,意思是要反复斟酌。

结果还是因为行为草率,不能深谋远虑而被夷灭三族。

意思是,季文子每次都要思考三次再去执行,孔子说:思考两次就够了。

其实这个三思而后行并不矛盾。

因为孔子是因材施教,他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指定教学方案,比如季文子的性格有些优柔寡断,孔子希望他能再果断一点,所以对他说思考两次就够了。

同样的策略不一定适合其他学生,所以我们理解的时候不要照搬,要充分了解当时的语境以及当事人的特点才能正确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222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