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杀两头蛇

孙叔敖杀两头蛇,第1张

孙叔敖杀两头蛇 孙叔敖杀两头蛇 文言文以及其翻译

原文: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翻译: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

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了好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尝:曾经。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

出自:西汉 刘向《新序》

扩展资料

启示:

孙叔敖在认为自己会死的情况下,仍然冷静,理智地反应,为民除害。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人物成就:

约公元前605年,孙叔敖在期思,雩娄(今河南省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境内)主持兴修水利,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相当于现代新建的梅山灌区中干渠所灌地区。据记载他还曾主持修建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在今湖北江陵一带也兴修过水利。

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

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成为《吕氏春秋》、《荀子·非相》中记载的圣人。

他劝导百姓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上山采伐竹木,再在春夏多水季节通过河道运出去卖掉。这样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利于国家富足和百姓生活的改善。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mingyancheng2013-05-02·TA获得超过143万个赞知道顶级答主回答量:22.2万采纳率:63%帮助的人:3亿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原文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译文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注释1、尝:曾经。 2、为:是。3、婴儿:孩童,儿童。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5、泣:流泪。6、故:缘故,原因。7、对:回答。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9、之:代词,两头蛇。10、恐:害怕。11、去:离开。12、安:疑问代词,哪里。13、安在:在哪儿?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15、报:报答。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17、对:回答。18、故:缘故,原因。19、毋:(wú)不要。20、治:治理。21、闻:听说,听见。22、及:等到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24、誉:赞美,称赞孙叔敖杀两头蛇作者

孙叔敖杀两头蛇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代贾谊的《新书·春秋》。

贾谊,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

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时被文帝召为博士。

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

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闻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267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