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什么100

未来什么100,第1张

未来什么100 未来的学校作文100字

一转眼,到了2030年。

这时的学校可不是普通的学校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听我慢慢介绍吧! 未来的学校是一座网络学校,每间教室有150平方米,每张课桌面的面积就有7平方米,上面放着一台高级“金鹰”电脑。

老师讲语文课时,同学们只需要望着电脑,因为老师所讲的段意、解词、中心思想、精彩点评......全都输入电脑了,而且不用人工输入,电脑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立刻把老师所说的话“装”进“脑子”里,你还不用自己动手,电脑就帮你保存起来了。

这样,同学们就不用拿笔记在课本上了。

黑板、课本等学习用品也就淘汰了。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电脑来回答问题,可方便了。

数学课上,老师只要说一遍题,电脑的屏幕上就会立刻出现许多数学题,你可以在电脑上解答。

如果你有不会的题,电脑可以教你,可以把你教到学会为止。

要是你做完了题,按一下键盘上的“确认”,电脑就会告诉你哪些题对,哪些题不对。

到了美术课,同学们就更方便了,你要画什么,只要告诉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幅这样的画面,供你参考。

你画的时候,如果画错了,也不需要电脑上的“清洁工”——橡皮,你只需要按一下“修改”键,电脑就会问你要修改什么地方,你给它一说,错误的地方眨眼就消失了。

在音乐课上,老师不用教你唱歌,你只要告诉电脑你要学什么歌,电脑就会一句一句地教你。

你如果有唱得不对的地方,它还会耐心地给你纠正。

该上活动课了,你只要告诉电脑“活动课到了”,它就会在一瞬间带你到活动场所——游乐场。

你可以在游乐场里尽情地玩耍。

什么摩天轮、探险船、过山车、疯狂老鼠......一样又一样地等着你玩儿。

下课了,电脑会提醒你,然后又从时光隧道里把你送回教室。

不光是上课,你做作业也特别方便,你可以在电脑上写,当你不专心时,电脑会叫你“用心写”。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电脑上批改作业,甚至还可以让电脑批改作业。

未来的学校多么神奇呀,未来的孩子们将是多么幸福呀!

在未来100年,农村城市,哪个发展潜力大?

在未来的100年还是200年甚至更多,肯定是城市的发展潜力大于农村的发展潜力,这是由人类进步的历史所决定的。

人类社会从原始的捕猎穴居生活,发展到部落的农业生产,又从农业生产开始发展手工业制造并开始物品交换,最后为了方便部落和国家的管理,又开始建立城邦进行城市建设,并以此作为文化政治的交流中心对内对外实行部落的和国家的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的方便快捷又催生了工业制造业、军事、教育、医疗卫生、商品服务业等在城市里的快速集中发展,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人走进城市,使城市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从而再往复循环,出现更多的城市来满足这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增长的需要。

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是如此,随着所有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普及,用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人们就会以超前的速度向城市化转移。

当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到城市之后,在优越的城市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必定会产生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而这些优秀人才再走向农村的可能性很小,而留在城市的可能性很大,再加上国家要发展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国家力量的需要,这就会促使城市发展的速度和潜力远远的要大于农村,超前于农村。

将来的社会,肯定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社会,而现在的农业社会也会逐渐的发展成工业化的管理模式,进入到城市社会的管理体系当中,到时候城乡差别就会完全的消失。

大家好,我是勇谈。

其实不用100年,在未来20年左右农村的发展会不弱于城市,从发展潜力来看农村肯定是要大于城市。

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人口、资源、产业向城市转移还是不可避免的。

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潜力越大代表基础越弱,农村无疑潜力要远远大于城市可能我的看法跟很多朋友不一样,多数人认为潜力越大未来的发展就越好,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潜力越大代表了如今的发展越差的事实。

这就好比中学时期,一个年级排名100名的学生想要从100名上升到50名容易,但是一个年级前十的学生想要进步一名都很难一个道理。

几点愚见:第一、农村本身如今薄弱的基础配套决定了其发展和进步空间是巨大的,甚至未来农村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引擎。

相比于城市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的发展是滞后的,这种滞后包含了所有方面“教育、医疗、交通、就业、产业等”。

可以说未来农村可以发展且能够发展的空间都是巨大的。

第二、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破了60%,未来10年会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期。

城镇化发展到今天为止,阻碍城镇化的首要问题其实就是“三农”问题。

这也是为何这几年很多城市开始进行城市框架扩大,对于周边农村开始进行拆迁、征收等的原因。

因为这个办法是最快实现城镇化的途径,但是这样的做法可以解决周边农村发展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所有农村发展问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农村和城市未来要深度融合,农村未来的发展好坏取决于城乡二次元能否打破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是“未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也是户籍改革和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之一。

但是究竟要如何发展?其实还是要打破城乡二次元之间的结构。

几点愚见:第一、解决好城市居民进入农村的问题是未来几年要注重处理的事情。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有人口才有生产力,才有一切”。

当农村已经开始没有人口的时候,农村发展其实就是枉谈,所以如何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在农村人口开始不断被迫进入城市的背景下,如何允许或鼓励城市居民进入农村也是一个课题。

只有人口双向流动才能有效解决农村人口“只出不进”的问题。

第二、“农村不等于农民”这点大家需要有意识上的改变,就像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已经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一样。

农村土地属于村集体,属于国家,农民可以拥有土地,但是这的“农民”我们应该解释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

简单来说就是农民职业化,农民未来就是一门职业,跟城市里面正常上班的居民一样。

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身份上并没有区别。

未来10-20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和城市毫无疑问农村的发展潜力更大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其实就是在我国如今的农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农”问题。

从几年前我国已经开始在农村不遗余力的进行各项交通、网络等基础配套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信随着户籍政策调整和农村宅基地、耕地的政策进一步变化,农村的经济活力会被继续释放。

未来农村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角色,几点观察:第一、城市土地的相对稀缺性导致了,未来不少产业是需要向农村进行转移的,有产业自然就有就业,就会留住人口。

就以如今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为例,因为城市框架有限导致很多产业不得不向周边地区进行迁移。

未来这样的局面会在全国实现,农村的土地资源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产业就有就业,也就能够留住人口,目前我们在走的就是这条路。

第二、农村支援城市的局面,未来将会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这一天不会太远。

就以目前国家批复的城市群来看,未来区域发展要以城市群或者都市圈来进行,更加讲究“协调统筹”。

过去40多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都是农村支援城市(人口、人才、资源等),未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也是理所应当。

综上,不用100年那么久,其实对于如今的80/90后来说都可以看到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

搞不好10年后不少人会以自己是农村户口或者从事农业生产感到骄傲。

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问题的朋友可以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356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