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 考研 腾飞班

燕园 考研 腾飞班,第1张

燕园 考研 腾飞班 普通大学,保研去不了985,考研有可能,应该怎么选择?

看你目的是什么,如果考研第一,那就稳妥点。

如果追求学校质量,那就做好明年再考的准备,毕竟第一学历是无法改变的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保研和考研,是在内地大学读研的两大通常途径。

一般来说,保研优先,因为保研需要的是大学前三年的持续努力,但过程并不困难,只要拿到本校的保研名额,保研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还有机会通过保研进入比本科学校好很多的大学读研。

年年都有不少双非院校的学生通过保研进入985高校,甚至少数人能进入北大清华及“华五人”这样的顶尖名校

比如,2020年,北大共接收保研生1935名,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虽然保研生大部分来自985、211院校,但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来自双非院校,比如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

其中,大连医科大学获得了15个保研北大的名额,超过很多985、211高校。

不过,对于很多双非院校的学生而言,因为学校整体保研率较低(很多学校都不到5%),要走通保研的路子,竞争也不小;更重要的是,因为学校整体实力及学科实力的原因,即便是拿到了本校的保研名额,往往也比较受“歧视”,要保研成功名校往往很难。

其实,名校接受保研生,不但会“歧视”普通大学,连那些相应的学科实力不强的211甚至985大学都会“歧视”,简单说,就是直接明确不接受某些学校某些专业的保研生。

比如,我本科母校是一所实力不错的财经211大学,财经类专业自然不错,年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能保研进入北大清华的财经类专业,但法学类专业则实力相对较差,北大、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原“五院四系”的名校就根本不接受母校的法学类保研生。

很多普通大学虽然有保研资格,但保研生往往会因为本科学校层次不高、学科实力不强等原因而被某些985高校拒绝接受,所以,题主说的“保研去不了985”,这往往是一个无奈的现实。

当然,只要能拿到保研名额,如果只是想保研成功,即便是像题主这样的,来自普通院校,其实也不太难,至少可以保研本校。

但如果想读研985,那就只能自己考了。

如果坚持走保研的路子,虽然进不了985,但可以保研本校(或其他非985高校),比较有保障;如果很想读研985,通过考研有机会实现,但风险很大。

这确实是一个两难选择。

常规做法是两手抓,一手抓保研,一手抓考研,因为保研早于考研,通常在每年10月份前后就能敲定,所以前期坚持准备考研,如果保研结果不满意(或者没成功),则走考研的路子。

这种两手抓,是年年很多同学都在做的事情。

不过,对于题主这样的明确知道自己保研进不了985的学生而言,两手抓的策略固然没有问题,但还是要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决断:如果你害怕风险,觉得保研一所非985也是可以接受的,那就尽量走通保研的路子;如果你很想进入985读研,那你完全可以考虑放弃保研,坚定地走考研的路子。

我本科母校因为法学院实力不太强,虽然整体保研率有15%左右,但因为不能保研北大、武大等法学名校,每年都有一批学生放弃保研资格而自己走考研的路子,其中不少人确实通过考研进入了北大、武大等名校,达成了保研无法达成的目标,他们的自信、勇气和拼搏精神,让人敬重。

在我看来,坚定地走考研之路,通过拼搏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而不是保守地去“守”一个不太好的保研机会,是一个很好的挑战,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你觉得呢?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955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1
下一篇 2022-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